儿童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mumps epidemic parotitis)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全身性感染,多见于儿童及青少年,以痛性腮腺肿大为主要临床特征,有时其他唾液腺亦可累及。脑膜脑炎、睾丸炎为常见合并症,偶也无腮腺肿大。
病因] 腮腺炎病毒属副粘液病毒,仅有一个血清型,其抗原性与副流感病毒有交叉反应。病毒直径约150nm,含单股RNA,包膜具有溶血素、神经氨酸酶及血凝素。从患儿唾液、脑脊液、血、尿、脑和其他组织中可以分离出病毒,在猴肾、人羊膜和Hela细胞中可增殖。
[流行病学] 本病通过直接接触、飞沫、唾液污染物经由呼吸道传播,四季都可流行,以晚冬早春多见,85%发生在小于15岁的儿童,年轻成人发病率较前提高。通常潜伏期为12~22天,在腮腺肿大前6天至肿后9天从唾液腺中可分离出病毒,其传染
期则约自腮腺肿大前24小时至肿消后3夭。约20%~40%腮腺炎无腮腺肿大,这种亚临床型的存在,造成诊断、预防和隔离病人的困难。孕妇抗体可通过胎盘使婴儿在生后6~8月不患病,母亲在分娩前1周如患腮腺炎,其婴儿在出生时可有明显腮腺炎症状或在新生儿期发病。感染本病后可终身免疫。
[临床表现] 本病前驱症状一般不重,表现为体温中度增高,头痛、肌痛等。腮腺肿大常是疾病首发体征,持续7~10天,常一侧先肿2~3天后,对侧腮腺亦出现肿大,偶见肿胀仅为单侧,或腮腺肿大同时有颌下腺肿大,甚或仅有颌下腺肿大而无腮腺肿大。
腮腺肿大的特点是以耳垂为中心,向前、后、下蔓延;皮肤和软组织水肿极为明显,因此肿胀腮腺的边缘不清;有疼痛及触痛,在张口、咀嚼,特别是吃酸性食物时胀痛加剧;常有腮腺管口(位于上颌第二臼齿相对颊粘膜上)红肿;同侧咽及软腭可有肿胀,扁桃体向中线移位;喉水肿亦可发生;上胸部亦可出现水肿,是由于淋巴管阻塞引起。躯干偶见红色斑丘疹或荨麻疹。
[并发症] (一)脑膜脑炎为儿童期最常见的并发症,男性较女性多3~5倍,其发病机制有二:①神经元为原发感染,表现腮腺炎与脑炎同时发生;②感染后脑炎伴有脱髓鞘病变,此型脑炎常在腮腺肿大后10天左右发生。
腮腺炎脑炎与其他原因引起的脑膜脑炎不易鉴别,以淡漠、颈项强直、呕吐等为常见症状。脑脊液蛋白正常或稍增加,细胞数大多<500X106/L,亦有>1000X106/L,以淋巴细胞为主。在疾病早期脑脊液中可分离出病毒。腮腺炎脑膜炎一般预后良好,脑炎则可能留有永久后遗症甚至死亡。
(二)睾丸炎是男孩最常见的合并症,最小年龄3岁,青春发育期后男性发病率高达14%~35%。早期症状为发热、寒战、头痛、恶心、下腹疼痛,患侧睾丸有明显疼痛、肿胀、触痛,邻近皮肤水肿及发红。30%~40%受累睾丸发生萎缩, 13%患者生育力受损,但绝对不育少见。常伴有附睾炎,后者也可单独出现。
(三)卵巢炎青春期后女性患者可并发卵巢炎,有发热、呕吐、下腹疼痛及压痛,但不影响日后生育功能。
儿童腮腺炎-课件(PPT·精·选)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