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赋
主讲教师:谢模楷
一、定义
典型的汉赋,是一种介于诗文之间的、以夸张铺陈为特征、以状物为主要功能的特殊文体。它是汉代文学的正宗和主流。
二、汉赋的起源
《文心雕龙·诠赋》:“然赋也者,受命于诗人,而拓宇于楚辞者也。于是荀况《礼》《智》,宋玉《风》《钓》,爰赐名号,与诗画境。六义附庸,蔚成大国。述主客以首引,极声貌以穷文,斯盖别诗之原始,命赋之厥初也。”
1、赋自《诗》出
出自《文心雕龙·诠赋》。意思是说,赋体之名是从《诗经》六义中分离出来的。赋体在形成的过程中,吸纳了《诗经》某些表现手法和某些传统精神。
2、《骚》为赋祖
刘熙载《艺概·赋概》云:“赋起于情事杂沓,诗不能驭,故为赋铺陈之。斯于千态万状,层见叠出者,吐无不畅,畅无或竭。”
汉赋对于《楚辞》的学习,主要就在于描写铺叙的奇诡华丽。《楚辞》丰富的想象,奇特的浪漫主义色彩也直接影响了汉赋,这在《诗经》中是没有的。
3、出入战国诸子
章学诚《文史通义》中云:“古之赋家者流,原本《诗》《骚》,出入战国诸子。假设问答,《庄》《列》寓言之遗也;恢廓声势,苏、张之体也;排比谐隐,韩非《储说》之属也,征材聚事,《吕览》类辑之义也。”
三、汉赋的发展阶段
1、汉初骚体赋
骚体赋作为汉初的主要体式,形式上接近《楚辞》,多用“兮”字舒缓音节,文采绮丽华美。骚体赋继承了《楚辞》便于抒发个人情感,特别是忧愁、悲哀情感的特点。代表人物是贾谊的《吊屈原赋》、《鵩鸟赋》。
2、散体大赋
它是汉赋的代表体式。它之所以称为“大”,首先是因为它的篇幅长大,这是它的外表特征。其次是它的内容,它以大手笔描绘出汉代盛世社会的大气象。
“劝百讽一”:汉大赋的内在结构是“劝百讽一”的模式。“劝”是鼓励,是大赋主要描绘的部分。“讽”是劝止,内容非常少,象根小尾巴附于后面。
汉赋-课件(PPT·精·选)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