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秩边透水道”穴周解剖关系及其治疗术后尿潴留机理探讨.doc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秩边透水道”穴周解剖关系及其治疗术后尿潴留机理探讨
(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
作者:储开博,杨李旺,何丽清
【关键词】秩边;水道;透穴;解剖;尿潴留
术后引起的尿潴留属中医学“癃闭”范畴,是指尿少、排尿困难、小腹胀痛,甚则小便闭塞不通为主的病证,其中病势较缓者为“癃”,较急者为“闭”。“秩边透水道”治疗术后尿潴留方法简单、安全、见效快、有效率高,又经济,患者易于接受。“秩边透水道”针法不同于传统秩边穴针法。传统秩边穴针法为直刺1~2寸,斜刺向内下方2~3寸,临床多用于腰痛、下肢痿痹等疾患[1]。“秩边透水道”针法为定向深透,由秩边进针,定向深刺透向同侧水道,刺深6寸左右,待针下有热、胀、松快等针感后,根据患者体质及耐受度的不同,分别采用轻、中、重3种不同刺激量的提插捻转手法,使针感达到下腰部、会阴部及小腹部,最好使患者出现尿意感或下腹部收缩感[2]。笔者现从透穴部位的解剖学形态方面将此疗法治疗术后尿潴留的机理和作用进行探讨。
1 穴周解剖关系
解剖位置
秩边位于人体的臀部,平第4骶后孔,骶正中嵴旁开3寸;水道位于耻骨联合上2寸,旁开2寸。操作方法:患者取俯卧位,在髂后上棘内侧缘与大转子最突出处内侧缘(转子间嵴)连线的内上2/5与外下3/5交界处作为进针点刺入,透向同侧水道,临床进针深度为6寸左右,针与矢状面间呈20
°角,与水平面平行,使针经坐骨大孔而深入,此方向进针后恰位于水道附近[3]。
层次解剖关系
根据观察,在透穴部位,针刺入时由浅入深依次穿过皮肤、浅筋膜、臀大肌、梨状肌、坐骨神经(骶丛)、坐骨大孔、盆丛神经,少数还穿过髂内血管及其分支间,将针继续深刺直至腹壁,恰位水道穴附近。可见,“秩边透水道”的提法是成立的。
神经分布
在透穴进针周围,浅筋膜内的皮神经为臀上皮神经的第Ⅱ支、第Ⅲ支及臀中皮神经;针穿梨状肌的位置布有坐骨神经、臀上神经、臀下神经、股后皮神经、阴部神经;针入盆腔内神经布有骶丛、闭孔神经、盆丛神经。临床资料显示,进针过程中常出现下肢放射状触电样感觉,有时也会将这种感觉放射到会阴部和外生殖器[4],表明针刺大多涉及到了坐骨神经和阴部神经。
血管分布
在透穴进针路径上的血管及其间吻合也较多,主要有臀上动静脉、臀下动静脉、阴部内动静脉以及少数穿过髂内血管及其分支。
如此众多来源的神经、血管分布和广泛的交通是治疗术后尿潴留的解剖基础。
“秩边透水道”时,针穿臀大肌后,正当梨状肌中央,经坐骨神经内侧缘和阴部经附近进入坐骨大孔,穿过骶丛神经,到达小骨盆侧壁的壁腹膜外处,当患者出现盆腔内热、胀、松快等针感时,针尖正好抵达盆丛神经前下部。本针法由浅入深,始终未伤及附近重要的血管、脏器,如臀下动静脉、髂外动静脉及膀胱等。
2 治疗机理探讨
术后引起尿潴留的原因很多,如麻醉后膀胱松弛,排尿反射受抑制;盆腔手术时逼尿肌神经受挫伤;膀胱被拉钩等牵拉过久;术中大量输液使膀胱过度充盈;术后切口疼痛影响腹肌收缩以及术后使用止痛药;环境、体位、角色改变使患者精神焦虑等。这些原因都可导致膀胱张力减退而导致尿潴留,是术后较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中医学认为,手术能损伤脉络,使膀胱气机受到阻滞,膀胱气化不利,开

“秩边透水道”穴周解剖关系及其治疗术后尿潴留机理探讨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