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江08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丽江市2008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一、 2007年地质灾害概况二○○七年我市降雨量大,降雨集中,突发性降雨较二○○六年偏多;汛期从五月初到十一月初,持续时间长;地质灾害主要发生在七月——十月份,其中七月、八月尤为严峻。全年共发生地质灾害49起(其中1起为中型,发生在八月二十九日晚,六德灰坡路段发生泥石流造成死亡一人,伤一人,)。全年地质灾害类型以滑坡和泥石流为主。。成功预报3起,避免经济损失568万元。2007年主要地质灾害事件有:1、2007年永胜县发生地质灾害39起,其中泥石流6起,滑坡32起,溶岩塌陷1起。,造成1人死亡。2、2007年宁蒗县发生地质灾害2起,均为滑坡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44万元,无人员伤亡。3、2007年玉龙县发生地质灾害1起为泥石流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90万元,无人员伤亡。4、2007年华坪县发生地质灾害5起,其中滑坡4起,泥石流1起,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27万元,无人员伤亡。5、2007年古城区发生地质灾害2起,均为滑坡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7万元,无人员伤亡。二、2007年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工作回顾﹙一﹚、根据省厅有关会议及文件精神下发了:《关于印发〈丽江市2007年地质灾害防灾减灾方案〉的通知》丽国土发20号文,《丽江市国土资源局关于印发丽江市国土资源局汛期值班制度的通知》丽国土发22号文,《关于做好2007年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通知》丽国土发30号文,《丽江市国土资源局关于进一步做好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紧急通知》丽国土发73号文,《关于切实加强国庆期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紧急通知》丽国土发88号文。所发文件,突出了去年工作的重点,及以人为本的工作目的。﹙二﹚积极开展地质灾害隐患点排查工作。古城区:辖区内隐患点共100多处,主要分布在金江乡(普勤村、产构村、罗玄村、金江村)、大东乡、七河乡(羊见村、龙潭村、忠义村、共和村)。隐患点灾害类型以泥石流、滑坡为主,均属于小型地质灾害。玉龙县:除2006年《地质灾害汇总表》中所列出的77个隐患点外,另外发现4个新的隐患点分别位于:黎明乡的美乐村、落咀村、以及巨甸镇古渡村,受威胁人数达到300户共1307人。永胜县:共有灾害隐患点274个,分布范围较广,板山河、桥头河、天星桥河、刘官河、钱家箐等河流区域主要以泥石流为主。华坪县:灾害隐患点共240个,因华坪矿山企业有一百多家,因此矿山地质灾害隐患较为突出,而2006年查出的通达乡红石崖地质滑坡隐患区仍是07年的防患重点。宁蒗县:共234个灾害隐患点,其中滑坡:157,泥石流:71,塌陷2,地裂缝4个,隐患点分散,涉及到15个乡(镇)63个村委会,220个村小组。﹙三﹚、为了更好的建立起地质灾害预报预警,07年和往年一样从财政预算中安排了专项经费,专项用于地质灾害预报预警、灾点隐患点的排查、地质灾害群防群测等方面的支出。汛前,我局就和丽江市专业气象台签定《气象服务协议书》,由专业气象台提供上一年气候评价以及本年度长期气候趋势预报,结合我局提出的重点区域,将预测信息制作成电视节目播出,同时还负责手机短信发布,播放发布时间从今年5月15日开始直至汛期结束。群防群测体系建设方面,在去年工作的基础上继续从深度和广度上推进。据不完全统计,丽江市共有867个灾害隐患点,全部进行工程治理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科学的。我们只有动员受灾害威胁的广大群众,依靠乡镇人民政府、基层群众组织,对所有灾害隐患点制定并落实包括监测、报警、人员疏散路线、应急抢险等内容的防灾预案,落实责任人;并且发放地质灾害防灾工作明白卡和地质灾害防灾避险明白卡,明确防灾单位和个人的责任和任务才能形成覆盖全市的地质灾害隐患点的群测群防网络。二○○七年,全市共布置监测点615个,监测人数4192人,发放防灾明白卡2569份,防灾避险卡15472份。﹙四﹚、地质灾害评估工作严格把关。按照《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对建设业主单位进行检查,按照“谁引发谁治理”的原则,对建设业主单位建设项目配套的防灾治理工程设计、施工、验收,把好过程关。对建设业主单位进行地质灾害防治教育宣传,以期能够让建设业主单位了解地质灾害防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地质灾害易发生区内进行工程建设,或编制城市、乡村、集镇总体规划时,严格要求、认真做好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加大执法力度进一步严格评估程序、制度,在源头上控制地质灾害的发生。﹙五﹚、按照云南省国土资源厅关于贯彻《云南省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管理暂行办法》的实施意见,云国土资[2007]139号文件要求,向四县一区转发了相关文件,并严格执行《云南省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管理暂行办法》,加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和恢复治理工作,对违反有关规定
丽江地质灾害防治方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