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巴县城及主要景区介绍
被誉为美人谷的丹巴县,位于四川省西部、,从近至远分别是;小丹路、瓦丹路、刷丹路、、卧龙熊猫基地、都江堰到成都365公里;从瓦丹路沿大渡河谷至姑咱、泸定海螺沟、雅安碧峰峡到成都451公里;从刷丹路沿大金河至金川县、马尔康卓克基土司官寨、九寨沟、黄龙到省城578公里;从八丹路沿天然盆景耗牛谷至塔公大草原、康定跑马山、泸定海螺沟、雅安碧风峡到成都579公里。
全县辖14个乡1个镇,181个村、1个居民委员会,丹巴非常神奇、神秘,以五有缘:全县总人口61000余人,幅员面积5649平方公里,5座山、5条沟、5条河流、5种语言,丹巴历史悠久早在5000多年前人类就在此生息繁衍,这里气候温和、物产丰富、风景优美、风情殊异、日照充足、夏无酷暑、冬无严寒、有着一山看四季、十里不同天的气候特点,,最高海拔5820米,高低反差4120米,℃,是四季旅游观光的最佳、最优之地。
这里有恬静如诗乡土民居,独具一格的古石碉楼、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源远流长的女国文化、壮丽迷人的山水美景、丰富多彩的红色文化。2005年,丹巴藏寨在首届《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组织的中国最美丽的地方评选活动中荣获
“中国最美丽六大乡村古镇”第一名;国家建设部、文物局授予丹巴梭坡乡莫洛村“全国历史文化名村”;2006年,丹巴古碉群被批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四川省授予丹巴“藏寨风情文化之乡”。
梭坡古碉群
被誉为“东方金字塔”的古石碉群是嘉绒藏区灿烂文化的象征和悠久历史的见证,是嘉绒藏族先民们的建筑杰作,更是世界文化的宝贵遗产。丹巴是群碉云集,碉楼连片的吉祥宝地,素有“千碉之国”的美称。漫步神山峡谷,藏寨村落,处处耸立着碉群、碉楼,而又以梭坡、中路的古碉最为集中。丹巴境内现存古碉562座,其中梭坡175座,中路88座。古碉按其功用划分为要隘碉、峰火碉、寨碉、家碉、界碉等,其造型有四角、五角、八角、十三角等,而又以四角碉最为普遍,碉身光滑,角如刀锋,虽然历经风雨战争剥蚀、地震考验,仍巍巍然凌空屹立。有的早已倾斜,似比萨斜塔;有的布满苍苔,野草丛生;有的弯曲成弓,自成奇景,其建筑技艺堪称精湛绝妙,与藏寨古树交相辉映,形成了世界独有的奇观。古碉建筑是嘉绒藏民聪明智慧的集中体现,如梭坡蒲角顶的一座十三角碉的建造就有着一个美好的传说:相传古代一国王突发奇想,要修一座十三个角的高碉作为自己的宫殿。这一下难住了所有的能工巧匠,谁也不知道这十三个角的高碉到底该怎么设计,这里来自对岸梭坡村寨的一位美丽姑娘呆着羊毛走进了村寨,自称能设计十三角高碉,看着这位姑娘,谁也不相信好的话,还是国王走到她面前说:“你试一试吧。”姑娘折了许多白蒿棒子,沿着工匠们事先画好的大圆圈,一根根插在地上,中间还横七竖八插了许多,然后用羊毛顺着木棒绕来绕去。一天一夜过去了,当醒来的工匠们迫不及待来到工地时,一个用毛线绕成的十三角形已经活脱脱呈现在眼前。大家按照姑娘画的轮廊很快便把十三角碉砌成。此后,十三角碉成为了嘉绒地区藏族女性的骄傲。
在嘉绒藏区,古碉是男性的标志,是阳刚之美的象征。过去,哪家生了男孩,便开始修筑高碉,并在18岁时在碉前举行庄重的成丁礼。女孩子在成人之际,也要在虔诚的洗礼之后,恭敬地站在古碉脚下,举行庄重的成人仪式,接受长者的谆谆教导和美好祝福。
甲居藏寨
丹巴的嘉绒藏寨民居建筑形式独特,距县城以北7公里外的甲居藏寨就被专家、新闻媒体和游人称之为“藏区童话世界”、“康巴风情名片”。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的一个金秋时节,由原国家民委副主任伍精华率队的少数民族参观团,途经甲居,一览了这里迷人的景致,无不称奇叫绝,随团的新闻记者按下快门,甲居藏寨的照片跃上了《民族画报》的封面,从此,甲居藏寨象刚揭开头帕的俏丽新娘,引来了无数仰慕者。“甲居”:顾名思义,可理解为“甲等的人居环境”,其实它的藏语本意是指“百户人家”。从县城出发到甲居,远远望去,一派素雅而又静谧的风光突现在眼前,你会看到藏寨民居群星罗棋布地点缀在一片面积约5平方公里的绿荫葱郁的缓坡之上,幢幢白色素装的寨楼掩映在这青山绿树丛中,树绿如碧,房白似玉,宛如一铺绿毯上缀上了一块块巧致的佩玉。阵阵风儿拂过,万绿涌动,佩玉般的寨楼熠熠泛光,似乎是正向各位远方来的贵客频频致意。藏寨群的下方是由北而南奔流不息的大金川河,藏寨群上方是帕玛布绕旺群峰,看那突兀而出、连绵起伏的山峦像一位敞开温暖胸襟的慈母,任由整个山寨安然躺在她的襁褓中。那四周积雪银峰的辉映下,整个寨楼也有了它的四季衣装;初春时,这里将是簇拥着寨楼的书桃树、梨树、石榴树嫩绿吐翠,桃花、梨花、石榴花红白相映、争奇斗艳,让山寨整个儿融入花的海洋;到了盛
丹巴主要景区介绍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