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综合疗法治疗分泌性中耳炎60例.doc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综合疗法治疗分泌性中耳炎60例
【摘要】目的:观察综合疗法治疗分泌性中耳炎(SOM)的疗效。方法:选择90例SOM 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采用结合微波及中药汤剂内服综合疗法治疗60例,对照组单纯用西医治疗30例。结果:%,%,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结论:综合疗法治疗SOM疗效显著。
【关键词】分泌性中耳炎;综合疗法;鼓膜穿刺术;鼓室注药
分泌性中耳炎(SOM)是以鼓室积液及传导性耳聋为主要特征的中耳非化脓性炎症疾病, 成年人及儿童均可发病,病程迁延难愈。笔者采用综合疗法治疗分泌性中耳炎60例,并与单纯用西医治疗的对照组30例相比,结果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临床资料全部病例均为我院门诊病例,共90例。根据就诊顺序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60例,男34例,女26例,其中单耳45例,双耳15例;年龄9~71岁,;病程最短1周,最长2年,。对照组30例,男19例,女11例,其中单耳22例,双耳8例;年龄10~69岁,;病程最短8天,最长2年,。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具有可比性。急性SOM病前多有上感史,后出现耳闷胀感、自声过强、耳鸣及听力减退。慢性SOM常仅有听力减退。鼓膜检查:急性患者鼓膜淡红、内陷,鼓室积液后鼓膜呈橙红或琥珀色,有时可见液平面;慢性患者鼓膜内陷,增厚,颜色暗淡,呈毛玻璃样改变,均鼓膜活动受限。听力检查:音叉试验与纯音测听显示110耳为传导性聋,其中轻度30耳、中度46耳、中重度28耳、重度6耳,3例为混合性聋。声导抗测听显示:典型鼓室压曲线为B型45耳,部分有鼓室积液,则为C型68耳。诊断性穿刺,所有患者均经鼓膜穿刺抽液,全部病例均诊断明确,符合《耳鼻喉科学》中诊断标准[1]。
治疗方法对照组根据病因及患者全身情况,选用青霉素类或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及类固醇激素静脉滴注,每日1次,或口服;口服粘液促排剂吉诺通,同时鼻腔应用减充血药物1%麻黄素点鼻,患耳行鼓膜穿刺加压注药,抽净鼓室腔内液体并注入强的松龙,液体粘稠者注入地塞米松5mg和α-糜蛋白酶4 000U混合液,注药后大部分患者自感咽部有苦味,少数患者无此感觉,说明咽鼓管梗塞严重,疗效较差。3天后复查,1~2周后未痊愈者再次同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结合微波及中药汤剂内服综合疗法治疗。微波治疗:患者取坐位,采用南京启亚医疗设备有限公司生产的MTC-4型微电脑微波治疗仪,使用耳科理疗探头,放人患侧外耳道内,~,勿接触鼓膜,功率12~15W,每次治疗15分钟,每日1次,7次为1个疗程,共3个疗程。中药基本方剂:黄柏15g、茯苓15g、党参15g、升麻15g、白芍15g、葛根15g、蔓荆子15g、黄芪15g、甘草15g、志肉15g。1剂/日,水煎200mL,2次/天,口服100mL/次,7剂为1个疗程,共1~2个疗程,对恶寒、发热、鼻塞、流涕者加银花、连翘、薄荷、芦根,若分泌物黄色稠浊而量多者加黄芩、栀子、赤芍,若伴头痛,蔓荆子加量。
疗效判定治愈:耳聋、耳鸣等症状消失,自觉听力恢复到发病前水平,鼓膜外观恢复正常,鼓室积液消失,纯

综合疗法治疗分泌性中耳炎60例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crh53719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4-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