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号改错符号改错①“行喽,”小陈停了一会说:“叫我干什么我就干什么。”将句中的冒号改为逗号。因为前后两个引号中的文字是一句话,这里的冒号只有提示下文的作用。它不能统领前一引号里的“行喽”。②师范院校的学生都必须学习《教育学》《心理学》等公共必修课。“教育学”、“心理学”是课程名,不是书名,应将书名号删去,并在中间加上顿号。③他家里的人说:“自己家里的炉子用多少煤,你从来不管,对火车烧煤却这样认真”。他说:“国家的事要一丝不苟”。句中的两个句号都是表示直接引语之后的停顿,所以不能放在引号之外,应放在引号之内。④贵报《中外名人故事》专栏内刊登的“刻苦自学的华罗庚”一文,我们都很喜欢读。报刊专栏名不应用书名号,应将书名号改为引号;“刻苦自学的华罗庚”是文章篇名,应将引号改为书名号。⑤我回到家乡一看。嗬!一幢幢美丽的瓦房;一片片葱翠的农田;一条条笔直的渠道;真是翻天覆地的变化。“看”和“嗬”后都应改用逗号。三个分号也都应改为逗号,因为这几个分号隔开的不是并列的三个分句、赛出风格,为”之后的顿号应改为逗号,虽然它处在宾语内部,却相当于分句之间的停顿。⑦什么地方什么条件下可以种植什么样的药材?老农了如指掌。应将问号改为逗号,因为前句不是疑问句。⑧一个时期,诗人对于季节:春夏秋冬的自然描写特别多。应将冒号改为破折号,这儿“春夏秋冬”是对“季节”的注释说明。语法改错第一组甲、艰苦的工作正是我们锻炼自己的好机会。乙、担任艰苦的工作正是我们锻炼自己的好机会。第二组甲、吴哥寺在淡蓝色的烟霞中就像一座仙宫,多么美妙地引起人们的遐想。乙、吴哥寺在淡蓝色的烟霞中,就像一座仙宫,引起人们多么美妙的遐想。第三组甲、他甚至连车窗外的茂密的青松、起伏的翠岗和遍地的野花也无意观赏。乙、他甚至连车窗外的株株青松、道道翠岗和束束野花也无意观赏。第一组甲句说法不对。主语和宾语在意义上不搭配。第二组甲句说法不对。语序不当,定语错放于状语位置上。第三组乙句说法不对。定语“束束”不对。①眼看离考试没几天了,恨不得不吃饭,不睡觉,把二十四小时都扑在学习上。介词“把”介引的成分应是谓语中心动词“扑”的受事,但“二十四小时”不能成为“扑”支配、关涉的对象,应将“扑”改为“用”。②大家先把这个问题考虑,以后抽时间研究。“把”字句的谓语中心一般不能是孤零零的动词,“考虑”后应加补语“一下”,或者把“考虑”重叠起来。③我们不应指责别人而辩护自己。“辩护”是不及物动词,后面不带受事宾语。应把“辩护自己”改成“为自己辩护”。“而”字可删。④不坚固的房子被地震倒塌了。“被”字句的谓语中心要求是及物动词。句中“倒塌”是不及物动词,不能支配“不坚固的房子”,“倒塌”应改为“震塌”。⑤这时,高蓓的心脏跳动被停止了,血液循环的总枢纽被阻断了。“高蓓的心脏跳动”不是被动者(受事),本句头一个“被”字应删去。⑥老雷在旧社会受尽了剥削和压迫,剥夺了上学读书的权利,直到解放后才识几个字。“剥夺”前应添个“被”字,构成被动句,否则就成了老雷剥夺自己上学读书的权利了。⑦作者把要求改正文章中某些错误的信件,没有寄给编辑部,而寄给某同志。在否定式“把”字句里,否定词应该放在“把”宇前而不能放在“把”字后,因此句中的“没有”应该移到“把”字前。此外,“把”字短语后头的逗号应该删去。还有,这一句是叙述已经实现的事情,第二个“寄给”后头应该加助词“了”。⑧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和法制观念,已成为当务之急。“观念”是观察事物的结果,不能说“提高”,同时“文化素质”里也应包含“法制观念”,二者不能并列,应该删去“和法制观念”。要保留“法制观念”,就要把“和”改为“包括”或“特别是”。⑨你有收到我的信吗?或:你有没有收到我的信?“你有收到我的信(吗)?”是方言说法,去掉动词前的“有”字才合普通话语法。“你有没有收到我的信”也是方言说法,把动词前加的“有没有”去掉,或同时在句末加上“了没有”才是普通话说法。但是动词前加“有没有”表示疑问的格式,已见于某些书面语,有被逐渐吸收到普通话里的趋势。⑩这个人高过那个人。或:这个人强似那个人。“这个人高过那个人”。是方言说法,它相当于普通话的“这个人比那个人高”。应把形容词后的“过那个人”改为“比那个人”并且移到形容词前头做状语。“这个人强似那个人”改法同前句。你讲少两句好不好?或:你讲先。“你讲少两句好不好”和“你讲先”是方言说法,应把“讲”后头的“少”、“先”移到动词前头。你去学校不(唔)去?“你去学校不(唔)去?”是方言的正反问句,普通话中一般应说成“你去不去学校?”或“你去学校不?”我给(畀、拨)一本书你。“我给(畀、拨)一本书你”是方言的双宾句;普通话应说成“我给你一本书”。指人的宾语“你”,应
符号改错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