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儿童先天性白内障后囊撕开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临床观察.doc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儿童先天性白内障后囊撕开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临床观察
【摘要】目的观察儿童先天性白内障超声乳化后囊撕开联合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疗效。方法对18例(32眼)先天性白内障采用白内障超声乳化后囊撕开联合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后进行弱视训练,术后随访3个月以上。结果术后矫正视力≥(%);随访显示28眼(%)视轴区透明。结论后囊撕开可预防儿童先天性白内障术后后囊混浊的发生,术后应尽早行屈光矫正及进行系统正规的弱视训练以提高术眼视力,建立双眼单视功能。
【关键词】儿童白内障晶状体后囊弱视
儿童先天性白内障是严重影响儿童视力的常见眼病,尽早将白内障摘除以防弱视形成已被公认。随着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开展,提高了手术成功率,但术后后囊混浊仍是影响视力的主要并发症。我院自1999年1月—2005年12月对18例32眼儿童先天性白内障行超声乳化摘除后囊撕开联合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后进行弱视训练,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一般资料 18例(32眼)患儿中男11例,女7例,年龄4~14岁。全白内障10眼,核性白内障11眼,绕核性白内障5眼,后极性白内障4眼,前极性白内障1眼,膜性白内障1眼。术前视力为光感~。术前常规眼部检查,按SRKⅡ公式计算人工晶状体屈光度,根据儿童年龄双眼患者或健眼轻度远视者一般按测算屈光度减去1~2 D,选用后房型人工晶状体。
手术方法术前复方托品酰胺滴眼液扩瞳,采用全麻加球后阻滞麻醉、局麻或表麻。10点处角膜缘后1 mm巩膜隧道切口。环形撕囊6 mm×6 mm,超声乳化吸除全部晶状体皮质,囊袋内注入黏弹剂,扩大切口,囊袋内或睫状沟植入后房型人工晶状体。,向后囊膜与玻璃体之间注入黏弹剂,用撕囊镊将后囊撕开直径约3 mm的圆孔。将人工晶状体复位,黏弹剂注吸干净,前房如有玻璃体,用玻璃体切割器切除,平复切口。结膜下注射庆大霉素20000 U、地塞米松2 mg,眼部包扎。
术后处理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每日6次,托吡卡胺滴眼液每日2次活动瞳孔,以防止虹膜粘连。根据眼部情况也可全身应用抗生素、糖皮质激素。术后每日作眼科检查,记录视力、人工晶状体位置、术后反应、并发症等,2周后进行屈光矫正和弱视综合训练。
2 结果
术后视力术后随访3~36个月。3例6眼患儿视力检查不合作。最佳矫正视力≥(%),~(%),~(%),~(占312%)。
术后并发症术后都有不同程度的角膜内皮水肿,房水闪光。严重者人工晶状体表面大量色素沉着,有纤维素渗出或虹膜部分粘连。3眼人工晶状体轻度偏位,但不影响视力。
术后后囊情况随访期间28眼可见后囊中央3 mm大小圆形或近圆形裂孔,视轴区透明,占875%。4眼沿玻璃体前界膜有机化物覆盖撕裂孔,行激光打孔。
术后弱视训练术后2周进行屈光矫正和系统正规的弱视综合训练,恢复双眼单视功能,年龄偏小者、坚持训练者视力提高较明显,弱视训练首先必须依靠家长的密切配合和对其进行正确指导。
3 讨论
儿童先天性白

儿童先天性白内障后囊撕开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临床观察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crh53719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4-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