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近几年,日本学者对敬意表达的研究,在 2000 年作为日本政府的咨询机构
国语审议会将“敬意表达”的概念写入报告书,使日本学界对日语的研究又掀波
澜,并将研究扩展到语用学的领域,结合欧美语用学的“礼貌理论”1进行对比研
究。2007 年《敬語の指針(答申)》(敬语指南(报告))发布后,又引起人们
对敬语与敬意表达研究的关注。由于 2000 年以来日本政府敬语使用规范指导的
两次出台,日本敬语研究方兴未艾,有关日语敬语和敬意表达关系的论述在日本
的敬语研究的书籍和论文中都有所涉及,而对敬意表达和敬语的专门论述目前国
内尚未见到。本论文从语言应用的角度出发,通过对敬语和敬意表达的梳理和归
纳,期望能对日语敬语和敬意表达的学习和应用有所启示。
本论文研究的范围指现代日语敬语,由三章构成。分别从外语学习者的角度
对敬语、敬意表达、敬语和敬意表达的关系进行了论述。日语敬语有完整的体系,
它的发生和发展同人们的敬语意识密切相关。日本人对敬语的认识和运用认识经
历了不同的阶段, 对敬语的运用也完成了从绝对敬语到相对敬语的转变阶段。时
枝诚记2曾指出“敬语研究史可以称作是一部敬语意识的展开史或认知史”。
日本学者对敬语的概念有各自的理论,其中共同拥有的一个概念是“表达敬
意的语言”、“向对方表达心意的语言”,但在对敬语研究过程中,有学者认为这
个概念不准确,因为敬语未必就是表达讲话人的敬意。如日本学者大石初太郎、
宫地裕等就提出用“社交敬语”的概念解释现代敬语的现象。当然不能否认敬语
是用来表达敬意的,但如果忽视现代社会根据不同对象、场合、上下、亲疏、恩
惠关系使用敬语的特点,就不能很好地掌握日语敬语的用法,给我们对日语的认
知上造成误区。
所谓敬意,毋庸置疑是指讲话人(或文章作者)的敬意,讲话人在传达某信
息时,附带讲话人敬意时需用敬语表达。只是有时敬语与敬意并不一致,这是因
为敬语除表达敬意外,有时还表达一种距离和日本社会中的习惯,例如,日本社
1 英国语言学家布朗和列文森提出的以“面子理论”为核心的礼貌理论
2 姚莉萍,《日本人的敬语意识和敬语的变迁》,《日语学习与研究》1998 年(02)
1
会对上级和客户都需使用敬语,反之不用。相反,有时敬意通过态度、动作、讲
话的神态、声音等方法也能表达出来。敬语的意义,本质上是表达敬意的,其分
类也是按敬意的表达方式划分的。但根据使用者的目的,完全可以期待不同的效
果,即敬语在表达敬意的同时,也可用于表现说话者居高临下的态度,在用于表
示说话者品位的同时,也能用来表示威严和傲慢,在用来向对方表示礼貌的同时
也能表示一种距离。
本论文中的敬意表达是指日本国语审议会 2000 年 12 月《现代社会中的敬意
表达(方案)》中的“敬意表达”。虽然也有人认为敬意表达的术语3在 2000 年
国语审议会之前在部分研究学者之间使用过,但国语审议会在该方案中使敬意表
达的定义更为明确。鉴于参考资料的关系,本文敬意表达是指 2000 年国语审议
会提出的概念。日本学者在“敬意表达”的概念被提出后,对它的研究盛行一时,
如:2001 年《日本语学》杂志针对 2000 年政府的敬意表达的提议,第 4 期专门
出了特集《敬意表現を考える》(思考敬意表达)。在此特集中收集了当今日本语
言学者对敬语和敬意表达的看法,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日本学者对“敬意表达”
和“礼貌理论”关系的论述,有学者从语用学角度对敬语和敬意的关系进行研究,
把敬意表达和英国语言学家利奇的“礼貌原则”、英国语言学家布朗和列文森“面
子理论”4结合起来进行研究,并成为近几年来研究的趋向,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学
者有宇佐美まゆみ和滝浦真人以及井出祥子等。近几年,国内的研究文献中,翟
东娜编著的《日语语言学》(2006 年)中引用了敬意表达的概念;另外,郭举昆
的论文《日语的敬意表达与教学中的留意点》(2003)中从日语教学的角度对敬
意表达的用法作了阐述。本论文归纳了各家学者对敬意表达的相关阐述,在各研
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看法,认为在日本社会国际化深入,日语的语言会
越来越丰富,日语的敬意表达方式必然会越来越多样化。
第一章对日语敬语的认识和运用
本章从三个侧面对日语敬语的认识和运用进行了梳理。首先是敬语的先行研
3 引自『敬語の教科書』ベレ出版、佐竹秀雄、,P82。、
4李奇楠译。见李奇楠<日语语用学研究.>(《日语语言学》2006 年 5 月)
2
究,先行研究分为日本学者的研究和中国学者的研究的两个部分。范围可分为对
敬语史的研究、敬语法和意义的研究、敬语的比较语言学
论日语敬语与敬意表达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