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第二学期第八讲北方戏剧圈的杂剧创作第五章北方戏剧圈的杂剧创作.ppt


文档分类:高等教育 | 页数:约2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第五章北方戏剧圈的杂剧创作元杂剧最初是在北方流行的。元杂剧创作的最早一批作家,籍贯基本上在北方,虽然关汉卿、白朴等人在元统一中国后到了南方,但其创作活动主要是在北方进行的。这就形成了一个北方戏剧圈——以大都为中心,包括河北、山西、山东以及河南和安徽的北部这一广大地域。第一节大都作家群的杂剧创作元大都: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迅速发展而成的大都会,其城址位于今北京市市区。市民阶层:成为城市生活的主体。其审美趣味影响到文学发展。大都作家群以关汉卿为领袖,彼此间的联系也十分密切。除关汉卿、马致远、王实甫外,成就较著者还有纪君祥、杨显之等人。纪君祥,生平事迹不详。所撰杂剧今存《赵氏孤儿》1种。晋灵公(昏君)武将屠岸贾(权臣)赵盾(忠臣)赵盾的儿子赵朔(驸马)赵朔妻子在监狱中生下孩子(赵氏孤儿)程婴(赵家友人)公孙杵臼(赵朔门客)《赵氏孤儿》是一部具有浓郁悲剧色彩的剧作。屠岸贾是邪恶的化身,他为了个人私怨而杀害赵盾全家,为了搜捕赵氏孤儿而不惜下令杀全国的小儿,他这种令人发指的行径与程婴、公孙杵臼等人为救护无辜,舍身取义的自我牺牲精神构成了尖锐的戏剧冲突。“存赵孤”在当时人们心中是个敏感的、具有政治暗示的话题。宋朝自认是春秋晋国赵氏的后裔,宋亡不久的元代舞台上演出这一历史故事,客观上反映了汉族人民的反元复宋思想。第二节河北作家群的杂剧创作河北作家群以真定为中心,旁及大名、保定、涿州等地区。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真定一直为汉族人史天泽家族所控制,注重涵养民力、发展生产。众多流离失所的文人向真定地区聚集,构成了河北作家群。李文蔚、尚仲贤、郑廷玉等人。李文蔚生平无考,只知道和白朴交往密切。存世作品有《燕青博鱼》和佚作《燕青射雁》,是元杂剧中仅有的两部写燕青故事的戏。作为《水浒传》成书之前在民间流传阶段的一环,此剧与高文秀的《黑旋风双献功》、康进之的《李逵负荆》等剧一样,具有珍贵的文献价值。《燕青博鱼》故事梗概:重阳节燕青下山游赏,过期方归,本当诛,吴用等人为他向宋江求情得免。燕青受到责备,气愤之下双目失明,宋江令他下山求医,后流落汴梁,结识了燕和、燕顺兄弟。燕和之妻王腊梅与杨衙内通奸,被燕青发现,与燕和同来捉奸。杨衙内仓逃走后,带人来捉了燕青、燕和,关进死囚牢。后来燕青、燕和在燕顺的帮助下脱险,并将杨衙内、王腊梅拿获,押上梁山处死。尚仲贤,曾任江浙地方官,后弃官归去。所作杂剧10种,今存3种:《洞庭湖柳毅传书》、《汉高祖濯足气英布》、《尉迟恭三夺槊》。而以《柳毅传书》最为著名。郑廷玉,著有杂剧23种,其中写得较好的是《看钱奴》一剧。

第二学期第八讲北方戏剧圈的杂剧创作第五章北方戏剧圈的杂剧创作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349134187
  • 文件大小1.61 MB
  • 时间2019-09-07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