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科学 Psyo1、。1、) Zou7 3o(4):869 一872
大学生自我认同感的差异‘
桂守才王道阳姚本先“
(安徽师范大学心理学系,芜湖,241000)
摘要通过访谈法自编大学生自我认同感调查问卷,对某大学 10 0 名在校本科学生进行调查,统计分析得出:(1) 男女大学生
在家庭认同上差异最为显著(df “1,扩=7 272 ,p< ),在姓名认同(df 二1, ,p< 0,05)、性别认同(df = 1,扩=
,p< 。05 )、容貌认同〔df = 1,扩= ,p< 0 o5) 也存在着显著的差异;(2) 文理科大学生在家庭认同上存在着显著性
差异(df = ,p< 。.05); (3)城镇与农村大学生在学习成绩认同上存在着显著性差异(df 二1,扩= ,p< 0 05) 。
关健词: 大学生自我认同感性别差异
1 引言的自我认同感,明显低于此分,则说明他的自我认同
感还处于正在形成中[s] 。och s。和Pl ug 的自我认同
“认同”(identity) 一词最早由Frude 提出,指个感量表[9](A sense 。fPerso nalldentity scale,1956)
人与他人、群体或模仿人物在情感上、心理上趋同的多数问题是比较抽象或者被试很难短时间表述清
过程[’]。自我认同(self一identity),也称自我同一楚、很难给出明确地答案的,如“我感到自己的生活
性,是由 E ri kso n 提出的,他认为是为个体在职业、政方式很适合我”、“我感到自己是为了功利的考虑而
治、宗教、价值观等方面的自我评价和自我定位川。行动或做事”、“我不能肯定某些东西在道义是否正
M ar ci a 认为,根据危机、探索与承诺两个标准,可将确”等。“生活方式”是什么? 不同被试理解不一样,
自我认同划分为自我认同扩散、自我认同早闭、自我“为了功利的考虑而行动或做事”的问题就比较复
认同延迟和自我认同完成等四种状态川。自我认同杂。在这样的思考下,通过结构式晤谈法自编《大学
感包括个体感、唯一感、完整感以及过去与未来的连生自我认同感问卷》对大学生自我认同感进行调查
续性,自我认同危机表现为不能确定自己的价值或分析,力求使问卷问题具体化,让被试有较为清晰地
者是不能确定生活方向。大学生正处于自我认同感认识和明确地选择。
形成的关键期,自我认同状态在生活适应和心理健
康上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M ark us (1977) 研究表明 2 研究方法
自我认同不当的学生,往往缺乏对自我的加工能力。 调查对象
大学生如果不能很好确立自我形象时,就会产生自采取分层随机抽样的方式从某大学在校二年级
我混淆。自我混淆的人对自己的过去、现在和将来本科生中抽取文科、理科和男女大学生共 100 名进
缺乏适当的认识、缺乏自信心,难以同他人建立亲密行调查问卷回收 100 份,剔除无效问卷 1 份,99 份有
关系,从而陷人孤独川。效问卷。99 名大学生中有女大学生 59 名,男大学生
有关自我认同感的研究,M eilm an(1979)用结构
大学生自我认同感的差异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