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国画的美感与欣赏——国画的六法【摘要】通过掌握了解中国古代品评绘画的基本原则——“六法”(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移摸写),学会如何欣赏中国画。关键词: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移摸写引子:你怎样欣赏中国画吗?六法对于画家和绘画作品来说,是全面的最高的要求,一般都是很难完全达到的,各擅一节足矣。我们了解掌握六法,便于理解古人品评绘画的标准和着眼点,从而客观地对待祖国的美术遗产,以及在我们欣赏传统的中国绘画时,会从中获得某种启示。希望通过这篇简短的论文能简单而又抓住重点地去了解到怎样才能简单的欣赏中国画。“六法”最早出现在南齐谢赫的著作《画品》中。六法论提出了一个初步完备的绘画理论体系框架——从表现对象的内在精神、表达画家对客体的情感和评价,到用笔刻画对象的外形、结构和色彩,以及构图和摹写作品等,总之创作和流传各方面,都概括进去了。第一法则:气韵生动气韵生动:气韵指什么呢?就是画面形象的精神气质,也就是以前东晋人物画家顾恺之称为的“神”。气韵生动就是指画面形象的精神气质生动活泼,活灵活现,鲜明突出。也就是“形神兼备”,中国画的要求,不仅要描绘出对象的外形,而且还要表现出它的精神。人物有精神,山水、花鸟也有精神。达到神似,就能气韵生动。许多画家认为,没有气韵的作品是不能称之为画的。当然,要表现出艺术形象的生动性、真实性,即气韵,也与其他五法分不开的。气韵生动也离不开构图立意、笔墨技法的,因此,它和其余五法是一个整体。其他五法同时也离不开气韵生动,否则,也就成为了缺乏灵魂的纯技术性的东西。中国画讲气韵生动。西方艺术家把人体当作完美韵律的最高理想客体的时候。中国艺术家常以愉悦的态度玩赏着一只蜻蜓,一只青蛙。或者一块峥嵘的怪石。西方人含有充盈的自我意识。中国的艺术家则较为清雅的与自然调和。中国画笔墨的抽象气韵供给人们以基本的审美观念。这种笔墨展现的形式美感表现着各式各样的韵律变化。中国画家能从一枝枯藤看出某种美的素质,因为一枝枯藤具有自在的不经修饰的雅逸的风致,具有一种内在的弹性的劲力。中国画家能从一颗松树看出它美的素质,它躯干劲挺而枝叉开张。显出一种不屈的气脉。,常常忘记或失落这种重要的空檬状态。当人对着万丈峰峦,或大海碧波,也不能说他当时什么也不想,但可以肯定,大部分时空中都处在一种不思想的境界里。在大海边,在松树里,在月下,晨光熹微之前,在繁琐的生活中,有这种境界是很养人的,人常遗失在一种时空的空洞中,........第二法则:骨法用笔骨法用笔:骨法原来是指人物的外形特点,后来泛指一切描绘对象的轮廓。用笔,就是中国画特有的笔墨技法。骨法用笔总的来说,就是指怎样用笔墨技法恰当地把对象的形状和质感画出来。如果我们把气韵生动理解为“神”,那么也就可以简单地把骨法用笔理解为“形”了,囵此,气韵生动和骨法用笔又有着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形”的描写借助于笔墨写出来,而写形又不过是手段,其目的是表现“神”,这与顾恺之的“以形写神”的表现客体的法则是一致的。“骨法用笔”中的“骨”字强调用笔在传统中国画表现形式中的重要性。宗白华先生说:“中国画是以线条构成为主要表现形式,而西画是以团块结构为主要表现形式。”这为传统意义上的中国画和现代意义上的
中国画论论文 浅谈国画的美感与欣赏——国画的六法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