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台彝族饮食文化调研报告————————————————————————————————作者:————————————————————————————————日期: 三台彝族饮食文化发展调研报告 当前,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人民群众更加追求文化美食和绿色饮食,现代饮食也注重文化含量,提倡健康饮食、平衡膳食和文化美食。而乡村特色菜餐饮美食具有浓郁的绿色餐饮色彩,非常符合现代人的饮食需求,因而,大力推动彝族特色饮食发展意义重大,影响深远,为了凸显三台彝族饮食特色,挖掘其市场,宣传其文化,现对我乡彝族饮食进行了调研,并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一、基本情况三台乡位于大姚县境西北部,地处大小百草岭山系,乡政府所在地距县城72公里,东连昙华乡,南接石羊镇,西连铁锁乡,北与湾碧乡接壤方公里,辖8个村委会92个村民小组,有彝、汉、傣、傈僳等民族。全乡海拔在1600至3657米之间,平均气温14℃,气候冷凉。全乡共有2961户11973人,%。有耕地12685亩,其中水田46亩,彝族以种植荞麦、大麦、小麦、玉米、燕麦、洋芋、包谷、白芸豆、等耐寒作物为主。畜牧业以猪、羊为主,同时畜养牛、马、鸡等。经济收入主要是核桃。二、饮食文化现状三台拥有丰盛的物产资源,一年四季许多原料都可以制作特色菜品。全乡共有一定规模的餐饮业12家,餐饮业均属个体经济性质,其中以经营滇菜、彝族风味饮食的最多,其次是经营回族风味饮食的。但到目前为止,三台饮食文化仍属于依赖型、封闭型的,绝大多数"迷宗菜"在餐馆是寥寥可数,仅限于在民间宴席和接待亲友中纵向传承。 特色菜肴一般在同一时间、同一空间内进行,不存在菜品的包装、储存和销售环节。给人的总体印象是相当狭窄,无经济效益,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我乡具有发展绿色餐饮的优势,但菜品制作较为粗放,文化内涵不够,吃老本,缺乏创新,个体小餐饮企业,经营满足消费需求大众化的正餐、小吃服务为主,缺乏特色菜品和规范的服务,经营地点散、杂,没有特色正餐、地方小吃、团体供膳、没有上规模、上档次的酒店支撑,餐饮业发展不具有地方特色和规模化。三、独具特色的三台彝族饮食文化三台的彝族人民凭借彝乡多彩的自然环境、丰厚的自然资源,用勤劳的智慧,创造着幸福美好的生活,传承着独具特色的饮食习俗,书写着丰富多彩的饮食文化。三台的彝族特色菜肴有很多种,奇绝的彝族美食,至今仍是"藏在深闺人未识",十分可惜。“苦荞粑粑蘸蜂蜜”苦荞粑粑是三台彝族的一种主食,苦荞是高寒地区出产的一种粗粮,用料为高山苦荞面和山泉水,用生铁锅片加栎碳子母灰烙成,外皮黄脆,内心酥软,因为苦荞粑粑味道略苦,所以在彝族地区,每当春暖花开盛产蜂蜜的季节,把苦荞粑粑烧好或煎好后,蘸上清凉香甜的荞花蜜,味美可口,令人回味无穷。(三台多底河波乍小组)“土锅羊油茶下烧洋芋”其烹调方法古朴平实,(用料为:山茶、山羊油、炒米、香料、食盐)土锅羊油茶有润肺、养颜等作用,而且味道鲜美可口。加上彝族地方洋芋多,吃法一样多,不论天晴下雨,在三锅桩内烧上一大堆洋芋,不能全熟,有七成熟就可以吃了。烧洋芋颜色看起来呈暗金色,有一种泥土的香味,香得你流口水。加上一碗味道鲜美的羊油茶,叫你不想吃都不行。(在三台的过拉地村委会,有比较真宗的土锅羊油茶)“燕麦炒面”燕麦炒面,燕麦,古称麦、油麦,燕麦面是
三台彝族饮食文化调研报告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