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写人姓名: 撰写时间: 审查人姓名: 实验全过程记录实验名称二维离散傅里叶变换及相关性质实验时间2学时地点数学实验室姓名 学号 班组同实验者 学号 班组 一、实验目的1、掌握二维傅里叶变换的原理和方法;2、掌握编程实现生成图像频谱图、中心化频谱及相互比较等方法。二、实验内容:编程实现图像频谱图、中心化频谱,并进行相互比较。三、实验用仪器设备及材料软件需求:操作系统:WindowsXp或更新的版本开发工具:、PhotoshopCS3硬件需求:PentiumⅢ1G以上的CPU处理器、256MB以上的内存、、CD-ROM驱动器、打印机、打印纸等。四、实验步骤:1、复习二维傅里叶变换的原理和方法;2、启动MATLAB软件;3、编程实现如下要求:⑴产生右图所示亮块图像(128×128,暗处=0,明处=255),对其进行FFT(快速傅里叶变换);⑵同屏显示原图和FFT()的频谱图;⑶令,重复以上过程,比较二者频谱的异同,并简述理由;⑷将顺时针旋转得到,显示FFT()的频谱,并与FFT()的频谱进行比较。4、撰写实验报告内容⑴简述实验过程;⑵复制实验程序;⑶复制实验结果(如结果数据、生成的图像等);⑷心得体会。5、撰写实验报告:%实验一:二维离散傅里叶变换及相关性质实验%构造原始图像f1=zeros(128,128);f1(24:104,48:80)=1;subplot(3,2,1);imshow(f1);xlabel('构造原始图像');%求原始图像的傅里叶频谱J=fft2(f1);F=abs(J);J1=fftshift(F);subplot(3,2,2);imshow(J1,[550]);xlabel('原始图像的傅里叶频谱');%构造f2的图像f2=f1;forx=1:128fory=1:128f2(x,y)=(-1)^(x+y)*f1(x,y);endendsubplot(3,2,3)
二维离散傅里叶变换及相关性质实验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