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涌中心小学课改经验总结
让课改见证我们的成长
一、组织准备
二、立足校本
三、决战课堂
四、出现的变化
一、组织准备
建立组织机构
创造条件
做好舆论宣传工作
校本培训
制度建设
二、立足校本
三、决战课堂
研究课堂教学
锻炼研课能力
四、出现的变化
教师队伍的变化
学生发生的变化
师生关系发生的变化
教研方式发生的变化
学校管理模式发生的变化
教研氛围浓厚
建立组织机构
我们成立了上涌中心小学课程改革实验领导小组、工作小组和课程中心。镇政府主管教育的宣委任实验领导小组组长,中心校校长任主要负责人,由中心校教务处以及各完小校校长和骨干教师组成了工作机构,具体组织开展实验。
创造条件
让教师掌握课程标准,根据学生实际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是真正参与课程改革,提高专业水平的关键。我们要求教师把教材作为引导学生学习的一种材料和载体,一种沟通师生间关系的媒介,而不迷信、依赖教材。具体教学中,积极鼓励教师依据《课程标准》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并随时积累和研究使用教材的经验。我们要求教学管理部门不要为教师定条条、设框框;不提供所谓"优质""样板"课;不限制教师教案的书写格式。在教研活动中,要求每一位教师都要提供自己的佳作供大家鉴赏,一次活动中尽量展示同一个教学内容的多个供研究讨论的方案,以激活大家的创造性,通过专题讲座、案例分析等措施,鼓励教师有个性地、有创造性地进行课改实验。
如何评价教学是制约着课改能否顺利实施的重要因素。我们要求不管是教育行政人员,还是教研员,在新课程实施中必须与教师平等合作,做教师教学研究的组织者、引导者和促进者。提倡互相学习、提倡保持多样性意见、提倡求大同存小异,而不提倡"权威式"的、居高临下的评价,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反思,引导教师通过反思进行总结、调整。在教育案例分析、教学设计研讨、课堂教学展示等方面,教学管理部门不固化模式,不追求整齐划一,强调民主与开放,注重新经验的产生。
做好舆论宣传工作
这次课改所要改变的决非仅限于学校的教与学,还应包括社会的教育观念。通过课改向社会传播先进的教育观念,让社会有效地参与课改,认同课改、支持课改,也是我们义不容辞的任务之一。我们通过报纸、家长会、校园宣传栏等多种途径,加大社会宣传和学校宣传力度,让教师、学生、家长、社会都成为支持课改的志愿军。随着课改的深入,我们还要在社会更大的范围内宣传课改。
校本培训
"培训就是福利"是另一种课改观。坚持"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和"面向全体教师,突出实验教师"的原则。通识培训不少于30学时,学科培训不少于40学时。把培训的全过程作为参训者研究探讨和落实培训任务的过程,做到目标性培训和研究性学习相结合,专家讲授与参与研讨相结合,理论学习与实践反思相结合,集中培训与自主学习相结合,确保培训目标的实现。要坚持用新课程理念统领培训全过程。用新课程的最新信息和最新动态贯穿培训过程。倡导参与式、交互式、探究式、交流式等各种互动培训方式,按照培训-实践-自培训-再实践的方式进行。
上涌中心小学课改经验总结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