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拖拉机差速器壳工艺设计课程设计.doc


文档分类:汽车/机械/制造 | 页数:约30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0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0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拖拉机差速器壳工艺设计课程设计差速器壳工艺设计设计内容:读零件工作图,绘制毛坯—零件合图,填写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填写机械加工工序卡,编写设计说明书。差速器壳零件图见图2-1,生产纲领为10000件/年。-2所示,它是差速器的一个主要零件,其功能是使左,右驱动轮以恒扭矩不等速旋转,以适应机器转向运动的需要。差速器壳经φ154h7外圆及端面为装配基准装配在大圆锥齿轮2上,经φ130H7内孔及端面为装配基准与差速器盖1装配,两端均以φ50K7为基准由圆锥滚子轴承7支承,2-φ22H8孔用于安装行星轮轴4。两半轴齿轮6分别与行星齿轮3啮合,并装入差速器壳与差速器盖中形成一个闭合的齿轮传动系统。-1所示,该零件主要加工表面及技术要求分析如下。(1)同轴孔φ50H8,φ130H7和同轴外圆φ50k6,φ154h7的同轴度、径向圆跳动公差等级为8~9级,表面粗超度为R?。加工时最好在一次装夹下将a两孔或两外圆同时加工。(2)与基准孔有垂直度要求的端面,其端面圆跳动公差等级为8级,表面粗糙度为R?。工艺过程安排是应保证其位置精度。a(3),表面粗糙度为R?。a(4)2-φ22H8(B-B)孔的尺寸精度不难保证,但两孔轴线的同轴度公差等级12应为9级及两孔公共轴线对基准孔(A-A),应予以重视。23(5)12-,表面粗糙度R?,与基准孔(A),主要是保证装配互换性。(6)改零件选用材料为QT420-10,这种材料具有较高的强度)韧性和塑性,切削性能和工艺性均较好。1有各种加工方法的经济精度及一般机床所能达到的精度可知,该零件没有很难加工的表面,各表面的技术要求采用常规加工工艺均可达到。但是在加工过程中应该注意到该零件属于薄壁零件,刚性较差。,,此生产类型为大批量生产,初步确定工艺安排的基本思路为:加工过程划分阶段;工序适当集中;加工设备以通用设备为主;大量采用专用工装。这样安排,生产准备工作投资较少,生产效率较高,且转产容易。。其结构形状)尺寸大小)生产类型和材料性能,毛坯的造型方法采用砂型及其造型。取铸件尺寸公差等级为CT9级。2表1-1各表面铸件机械加工余量加工加工余基本尺寸表面简图余量量说明(mm)代号等级(mm)孔,降一级,双D1130H4侧加工孔,降一级,双D2122H4侧加工孔,降一级,双D357H4侧加工孔,降一级,双D440H4侧加工D5200G4外圆,双侧加工D6154G3外圆,双侧加工D7149G3侧面,双侧加工D850G3外圆,双侧加工顶面,降一级,,降一级,,,,(1)选择粗基准为了使内孔表面加工余量均匀,本应以内孔D及端面T为粗基准加工外圆,11但考虑到大端面T1处于毛坯分型面上,有时浇注的顶面,缺陷多,误差大,所以按“基准先行”的原则,采用外圆及端面为基准先加工内孔。因铸件各外圆表3面的形成是在同一砂箱内由同一模型的歌同轴圆得到的,其同轴误差不大,所以为了装夹方便,选择外圆D和端面T作粗基准。64(2)选择精基准为了保证圆跳动要求,为主要圆柱表面均为基准加工,并应尽量遵守“基准重合”的原则。其余表面加工采用“一面两孔”的定位方式,即以端面及φ130H7内孔和12-。这样基准统一,定位稳定,夹具结构及操作也比较简单。在铣平面及加工2-φ22H8孔时,若以12-,则必须提高这个小孔的精度,以保证定位精度。(1)选择表面加工方法查《机械制造工艺设计简明手册》-6~-23,根据各表面加工要求和各种加工方法所能达到的经济精度,选择零件主要表面的加工方法与方案如下:Φ130H7内孔D:粗镗(IT12)-半精镗(IT9)-精镗(IT7)1Φ122H10内圆柱面D:粗镗(IT12)-半精镗(IT10)2Φ50H8内孔D:粗镗(IT12)-半精镗(IT9)-精镗(IT7)32-φ22H8小孔:钻孔(IT22)-扩孔(IT10)-精镗(IT8)。这里采用镗孔而不用绞孔是考虑该零件壁厚小,加工深度小,绞孔时稳定性差,不易保证两孔的同轴度要求。12-:只需直接钻孔便可达到要求。但为了提高重复定位

拖拉机差速器壳工艺设计课程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0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文库旗舰店
  • 文件大小315 KB
  • 时间2019-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