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气象雷达站考察报告目录目录………………………………………………1考察目的………………………………………….2考察条件………………………………………….2汕头气象雷达站简介…………………………….2考察实况…………………………………………..3-4相关知识介绍……………………………….……4考察心得………………………………………….5汕头气象雷达站考察一、考察目的通过实地考察,了解多普勒气象雷达站的主要功能及雷达观测的基本知识。二、考察条件前往汕头气象雷达站实地考察,听取工作人员讲解相关工作内容以及雷达站的监测情况,结合网络资源进一步加深考察的内容。三、汕头气象雷达站简介汕头气象雷达站位于达濠青云岩风景区内的,1966年7月建站,1967年投入使用后,雷达站的主要任务是监测气象动态如台风、暴雨、冰雹及龙卷风等灾害性天气。1995年更换上第3代雷达———多普勒雷达,对台风、龙卷风以及暴雨等灾害性天气的监测更为主动、及时、准确。雷达站共有7名工作人员和2名保安,其中3人毕业于成都气象学院。汕头气象雷达站是广东省4个灾害性天气、南海太平洋台风联防主干雷达站之一,在全省最先建站的,平均每年探测到台风6个,是我国探测到热带气旋最多的雷达站。汕头气象雷达站的雷达天线喷口装在海拔200米高山上的雷达站监测半径范围达到600公里,若台风眼在监测范围内出现,则对其监测精确度更高。同时,由于多普勒雷达终端系统全部采用数字化,现在对台风等灾害性天气信息的处理及传送等也更为方便和快捷,可以让国家、省气象局及时掌握到汕头气象雷达站监测到的实时情况。四、考察实况11月29号上午时分我们到达汕头达濠。这里濒临南海,在濠江边青云山有一片林木葱郁的山地,山顶一栋白色楼房直耸入云天,楼顶一大一小两个圆球十分醒目,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考察的汕头气象雷达站的所在地。我们乘坐电梯到达雷达站的数据操作间,我们被分为三批,依次听这里的工作人员讲解雷达站的监测情况。这里的一名工作人员担任了此次的讲解任务。在他的讲解中我们知道雷达站的基本工作原理:通过天线控制,终端的信号处理,发送电磁波,电磁波在空中传播的过程中,碰到云层产生反射,天线接收,终端处理、显示。他还介绍了雷达的应用历史和汕头雷达站雷达设备更新换代的情况。雷达的应用最早可以追溯到二战时期,它最初是用于军事,作为空中警戒,若有飞机进入监测范围,可以在100米的范围内探测到,后来由于碰上特殊天气如降雨,则会有很多回波,于是,军事雷达被改造为气象雷达。汕头气象雷达站从1966年至今已使用了4代雷达,分别是843雷达,是从空军雷达改造过来的,714、714sd数字化雷达、多普勒雷达。雷达安装在雷达站大楼楼顶的两个圆球内,小一点的圆球是已使用了很多年的714SD天气雷达(天线),大的圆球是新安装的新一代国产CINRAD多普勒雷达。雷达天线喷口装在海拔200米高山上的雷达站监测半径范围达到600公里,若台风眼在监测范围内出现,则对其监测精确度更高。其中的多普勒雷达是汕头气象站目前正在使用的雷达设备,它的工作原理是多普勒效应。多普勒雷达同传统雷达相比可以探测雨区的风向、风速,而传统的雷达只能测量降雨强度。多普勒雷达终端系统全部采用数字化处理,回拨由计算机处理,光纤网络传输,24小时观测,回波数据通过网络传输,对台风等灾害性天气信息的处理及传送等也更为方便
汕头气象雷达站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