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电影缘何经久不衰——访中央电视台电影频道节目中心主任阎晓明《光明日报》(2011年10月17日07版)“向我开炮!”——电影《英雄儿女》剧照(资料图片)在中央电视台电影频道开播16年来播出的国产影片中,新中国成立以来各个时期的经典影片,尤其是那些为人熟知、具有很高艺术价值和观赏价值的影片非常受观众的喜爱和欢迎。在电影市场复杂多变的今天,经典老片何以受到青睐,始终具有强大的收视竞争力?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关注,记者就此对电影频道节目中心主任阎晓明进行了专访。记者:从电影频道的排片表上,我们发现,经典老片在播出节目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阎晓明:是的,作为台,在电影频道的编排视野里,我们不会用简单的“新”和“旧”的标准来取舍影片,而是充分尊重广大观众的需要,在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三性统一的基础上,尽可能将电视观众喜闻乐见的优秀影片奉献给大家。因此,正是观众的认可、喜爱让这些银幕经典始终充满了生命力,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为此,电影频道也为这些银幕经典专门开设了品牌栏目《流金岁月》和专门的片场。举例来说,上世纪50年代经典的革命历史题材战争片《铁道游击队》,统计显示,从1997年开始至2011年,一共在电影频道播出了31次,每次都有非常高的收视率,%。今年6月19日《铁道游击队》%,推及收视人群2300万人,其收视表现和很多最新的院线大片比起来,并不逊色,甚至比很多新片还要好。上世纪90年代的革命历史题材影片《大转折》、《大决战》、《大进军》等在电影频道的播出频次也很高,两部《大转折》共播出28次,三部《大决战》播出66次,四部《大进军》播出55次,每次平均收视人群接近500万人。表现军民抗击洪水自然灾害的影片《惊涛骇浪》自2003年以来共播出19次,%,平均每次播出推及人群高达700万人。还有很多影片与之类似,比如《小兵张嘎》,播出频次达到25次,%;《红日》播出15次,%;《英雄儿女》播出17次,%;《横空出世》播出20次,%;《开者:您认为新中国经典的老片为何能够获得观众的广泛喜爱?阎晓明:在我看来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第一,经典的新中国电影往往具有很高的思想价值,弘扬主流社会精神。这些蕴含在电影中的信念、理想、追求和牺牲奉献精神,感召和影响了好几代人,成为中忆,一种共同的情怀。这些电影往往可以给观众带来很多美好的回忆,而且,这种精神的力量在任何时代都能引发普遍的共鸣。比如《董存瑞》、《上甘岭》、《甲午风云》中的英雄主义情结,《五朵金花》、《阿诗玛》、《柳堡的故事》里的动人爱情传奇,对今天的观众也具有很强的吸引力。第二,经典的新中国电影中不乏锐意进取的艺术探索精神,很多影片堪称电影艺术的时代佳作。这些影片通过独特的电影手法,赋予影片中国传统文化的韵味,这些和中国观众的接受习惯、审美习惯、社会文化心理密切联系的内容也永远不会过时。比如说《早春二月》、《天云山传奇》、《城南旧事》、《小花》、《人到中年》等影片也分别代表了不同历史阶段中,观众经常通过各种方式联系我们,希望点播这些影片。第三,经典的新中国电影注重
老电影缘何经久不衰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