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才能练丹田气?气功家多主张意守下丹田;因为这个部位对人体生命活动的关系最为密切,它位于人体中心,是任脉、督脉、冲脉三脉经气运行的起点,十二经脉也都是直接或间接通过丹田而输入本经,再转入本脏。下丹田是真气升降、开合的基地,也是男子藏精,女子养胎的地方。《难经》认为:下丹田是“性命之祖,生气之源,五脏六腑之本,十二经脉之根,阴阳之会,呼吸之门,水火交会之乡。”所以气功家多以下丹田为锻炼、汇聚、储存真气的主要部位。人的元气发源于肾,藏于丹田,借三焦之道,周流全身,以推动五脏六腑的功能活动。人体的强弱,生死存亡,全赖丹田元气之盛衰。所以养生家都非常重视保养丹田元气。丹田元气充实旺盛,就可以调动人体潜力,使真气能在全身循环运行。意守丹田,就可以调节阴阳,沟通心肾,使真气充实畅通八脉,恢复先天之生理机能,促进身体的健康长寿。如何练功:(一)我一开始练的是“下丹田”的功法。方法是两眼轻闭,意想双眼顺着鼻尖,轻轻“内视”肚脐里的“下丹田”,每次练功半小时到一小时。我是采取直立的姿势练功的,刚开始学功,意守丹田没有明显的感觉。但是两脚经常发痒,收功后就不痒了;有时候两手掌很重,有时候整个人也好象很重,不知不觉变成站桩形式;有时候两腿发抖„„收功的方法是两手掌轻压下丹田位置,心里反复的默念:我要收功了、我要收功了„„直到精神恢复正常、轻轻活动一下关节就行了。继续练下去,就出现了“外动”的现象。最初是感觉到两手向外慢慢张开,以后就慢慢出现各种运动,甚至拍打全身„„经过一定时期,“外动”慢慢减少,后来就不动了。每次练功都是很安静的站着,意守下丹田,经常有一种温热的感觉,四肢和身体的一些部位经常有一种微弱的电流感;平时安静的时候,可以感觉到手掌心和十指尖甚至脚掌心有一种麻热感,“下丹田”有时也会发热。(二)丹田出现热感之后,许多疑问就迎刃而解了:丹田在什么位置?发热的那个地方就是丹田。怎么意守?保留住丹田部位那种温热感,就是意守。丹田发热之后,接下来该怎么炼呢?还是意守丹田。这个“意守”不是全神贯注的意守,是“似守非守”,也即是心理清清楚楚知道丹田部位有温热的感觉就行了。是意守那个温热的感觉,不是意守丹田那个位置。到这个层次的炼功者,随时随地都可以意守丹田。我这样说是方便说,说“意守”,其实不必很用意,是自然而然的感知,这就叫“似守非守”。丹田发热之后,接下来就会通督脉了。通督脉的反映因人而异。有些人有明显的“三关”的现象:即“尾闾关”、“夹脊关”、“玉枕关”有明显的堵塞的感觉;有些人却没有“三关”之感,是一路畅通的。这“一路畅通”又分几种:有些人感到一股热气很强;有些人却感到热气不很明显;有些人又觉得是一种电麻感,到“玉枕关”附近又变成热气;有些人又感到是一种清凉的感觉„„当年我自己的感觉是一种热气感,不是很强烈,没有“三关”的感觉,一直循督脉上升,至“玉枕”时发热非常明显,经头顶、口鼻、入任脉,回归下丹田。气走任脉时,是一种微热的电感,气入下丹田时,有发热的感觉。气从下丹田往下走时,感觉一般也不明显;气从督脉往上升时,感觉比较明显。气循任督两脉循环,叫“小周天”。通“小周天”之后的炼功方法和原来也差不多,都是意守丹田。不过,这个阶段的炼功者,每当丹田发热之后,就会出现“小周天”循环。循环的形式大致有两种:一种是随呼吸升降,另一种是自然运行,不受呼吸影响。不管是哪一种形
关于丹田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