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陶艺的成型技法.ppt


文档分类:高等教育 | 页数:约70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70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70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陶艺的成型技法泥条盘筑成型是人类最古老的陶艺成型手段,新石器时代的陶器,就采用了此成型方法。现代陶艺将这种传统的成型方法继承下来,结合现代思维意识,创作出具有时代特征的成型艺术形式。一、泥条盘筑成型的特点泥条盘筑是用双手搓成泥条,层层盘叠垒筑,按从下至上渐次增大或减小的规律连接在一起,泥条可以弯曲、变化,累积成所需要的形体。泥条盘筑成型的自由度和随意性较强,在陶艺形体造型中的宽容度大,便于塑造比较复杂的形体。它不仅能塑造规整的造型,还能塑造一些扭动和弯曲的造型,为我们施展才能、抒发情感、表达意念提供了广阔的空间。第一节现代陶艺的泥条盘筑成型二、泥条盘筑成型的制作手法泥条盘筑成型的制作步骤相对严谨,大致包括以下过程:首先,在转盘上放置木板,木板上放一张报纸,以防止作品底部与木板黏结,也可以防止作品在干燥过程中底部收缩开裂。其次,将泥料搓成圆条,圆条的粗细由作品的大小决定,-。先用泥条在报纸上摆放出作品的底部外形,然后层层向内叠加,盘卷成圆饼状,并将泥条之间用手抹平,使其相互结合紧密,再用手拍打成需要的底部厚度。在已完成的底部边缘用泥条层层向上盘筑,每盘筑一层需用手扶住外形。最后用另一只手或工具将形体内壁的下层和上层之间抹平,使泥条间无缝隙且结合严实。根据设计的造型走向,逐渐弯曲变化,达到理想的造型效果,直至泥条盘筑完成。第一节现代陶艺的泥条盘筑成型A搓泥条B盘筑作品底的外形C盘筑作品底部第一节泥条盘筑成型D将作品底部抹平E从底部向上盘筑F将作品内壁泥条和泥条间用手或工具抹平、压紧第一节泥条盘筑成型G一边向上盘筑,一边抹平内壁H盘筑过程中的外形变化I盘筑过程J盘筑过程完成第一节泥条盘筑成型K用泥条点缀外形L更多的点缀,使作品具有韵律感和节奏变化M(中国)李阳烧制好的泥条盘筑作品第一节泥条盘筑成型泥条盘筑成型的注意事项:(1)每层泥条之间要按抹结实,否则会困烧制而开裂。(2)作品盘筑到一定高度后,如遇底面未干,造成重心不稳、作品变形或倾斜等问题,应立即停止盘筑,先将正在盘筑的上边接口用塑料布扎紧,保持接口的潮湿,干燥一段时间,待底面有一定强度后再继续盘筑。(3)较大作品的泥条盘筑容易产生重心不稳和向外倾斜的问题,在盘筑外形时需要同时在作品内从下至上盘筑泥撑,泥撑能使外形保持平衡。(4)每层泥条的干湿度要均匀,否则因收缩不一致而开裂。(5)泥条较干,可用毛笔把接头泥(同种泥料合成的泥浆)涂于泥条和泥条之间。以增强黏度。第一节泥条盘筑成型三、泥条盘筑成型的表面效果泥条盘筑成型是一种成型方法,同时也是陶艺独特的装饰表现形式。在泥条盘筑的过程中,可以明确感到作品表面泥条走向形成的手印痕迹、肌理,条纹装饰和形体之间相辅相成的协调关系。:不同的手压痕迹会产生不同的手工味。一层一层泥条用手指向下按捺,使泥条之间结台紧密,又保留了手工的按捏痕迹,产生一种自然而有节奏的肌理装饰效果。(图156):在泥条盘筑的过程中,根据作品外观效果的需要,泥条可上可下,可长可短、可粗可细、可横可竖、可宽可窄,从而使不同的盘筑手法筑出的线型变化产生不同的装饰效果。(图157):泥条的盘筑形式可塑造出陶艺中特有的镂空效果。在泥条之间盘筑时,上面的泥条局部向上拱起,形成曲线,使局部与下面的泥条保持距离,可得到镂空手法的虚空间效果。(图158)第一节泥条盘筑成型图156(中国)陈琦陶艺图157(中国)李东盛放图158(中国)王崇东陶艺第一节泥条盘筑成型

陶艺的成型技法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70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文库新人
  • 文件大小4.61 MB
  • 时间2019-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