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艺术学院
硕士学位论文
明代画学中的“趣”论研究
姓名:许婧星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美术学
指导教师:樊波
20090420
内容摘要:明代画学中的“趣”,是极其富有理论研究价值的,它继承了魏晋南北朝以及
唐宋“趣”的理论成就,并且以此为基础,对“趣”理论作出了新的发展和贡献。可以说,
明代是一个善于以“趣”论画的时代,是一个“趣”论兴盛的时代。而明代绘画美学中的
几种独立性态的“趣”,在明代绘画实践中也得到了强烈的回应。
本文就是从明代绘画美学和绘画实践入手,去深入研究明代画学中“趣”
的理论的时代意义。
关键词:明代画学趣
I
Abstract: ”qu” in the painting study of ming dynasty, is a theory of great value in
study. The ”qu” theory in panting aesthetics of ming dynasty, has inherit the
achievement of song dynasty and weijin dynasty in this theory. And in basic of
these, The ”qu” theory has got great development in ming dynasty. That is to say,
ming dynasty is a dynasty which is good at critic paintings by ”qu” theory and is a
dynasty which made ”qu” theory flourishing in panting aesthetics. Also in ming
dynasty, ”qu” theory in panting aesthetics has got stronge echo in painting .
This dissertation is proceed with panting aesthetics and painting itself to
research the contribution of ”qu” theory in the painting study deeply.
Keywords: ming dynasty , painting study , qu
II
绪言
“趣”在中国绘画美学论著中,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概念。而对明代绘画美
学中的“趣”的研究,尚处于开始阶段。有的学者对明代绘画美学中的“趣”的
含义作出了总体的分类,有的学者对明代个别“趣”的含义作出了初步的解释。
但是他们都没有对明代绘画美学中最为常见,最具代表性的“趣”做出具体解释。
本文的贡献就在于详细分析了明代绘画美学中最具代表的几种“趣”的含义和理
论成就,并且也分析了这几种“趣”在明代绘画实践中的应用例证,以此展示出
明代画学中“趣”的时代特色。
有的学者认为,从文字学的角度说,“趣”的本意有“趋向”的意思。他认
为先秦时期的著作《诗经·大雅·棫朴》中说的“济济群王,左右趣之”、汉代
的著作《说文解字》中说的“趣,疾也,从走,取声”和魏晋南北朝的著作《文
心雕龙·练字》中说的“趣舍之间,不可不察”中,“趣”都有“趋向”的含义。
1根据他的理论可以判断出, “趣”自先秦开始就有“趋向”的意思,因此可以
说“趣”的本意之一就是“趋向”。因为“趣”的本意有“趋向”的意思,有的
学者就认为在“趣”的审美活动中是有心理趋向性的。2根据他的观点可以说,
在“趣”的审美活动中,主体是会趋向于客体的某种特点的,主体是会选择去关
注客体的某种特点的。就是说,在“趣”的审美活动中,主体具有“主观的趋向”,
这种“主观的趋向”就是主体倾向于关注的客体的某种特点。简而言之,这种“主
观的趋向”就是能够表现出“趣”的特点的限定词。因此可以说,“趣”是具有
“主观的趋向”的。
自魏晋南北朝“趣”进入绘画美学家的视野开始,它的理论在中国绘画美
学中就一直在发展。经过魏晋南北朝和唐宋,“趣”已经从“道”“气韵”这些概
念中分离了出来。到了明代,绘画美学中对“趣”的讨论
毕业论文-明代画学中的“趣”论研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