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观园匾额、楹联中的园林艺术浅析————————————————————————————————作者:————————————————————————————————日期: 大观园匾额、楹联中的园林艺术浅析中国园林艺术的发展一直与文学有密切的关系。大观园的匾额楹联直接体现曹雪芹的思想与情感,而且是筑山、理水、植物配置、建筑设计等造园手法中最直观、最重要的体现方式。是匾额楹联成就了大观园。匾额、楹联之于中国古典园林,如同灵魂之于肉体。匾额、楹联与中国古典园林的结合,是文学与园林结合的完美体现。在《红楼梦》中,作者曹雪芹用文学语言创造了一座世外仙园——大观园。大观园虽生于纸上,却是清代园林最完美的代表,园内诸景皆备、四时皆宜,是集文学、建筑和园林等多门艺术为一体的综合艺术。因此,大观园是研究中国古典园林匾额楹联的极佳对象。对于大观园的匾额楹联,《红楼梦》书中有三次较为集中的介绍。第一次是第十七回“大观园试才题对额”,贾政带领贾宝玉及众清客验收大观园,并题写对联匾额。贾政游园路线是:曲径通幽处→沁芳亭→潇湘馆→稻香村→蓼汀花溆→衡芜苑→正殿省亲别墅→栊翠庵→芦雪广→凸碧山庄→凹晶溪馆→暖香坞→怡红院。“第十七章是一篇非常完整的园林美学文章。”(蒋勋,2010)可当《大观园记》。第二次是第十八回“荣国府归省庆元宵”。元妃省亲游园路线为:体仁沐德→蓼汀花溆→正殿省亲别墅→贾母正室→潇湘馆→怡红院→稻香村→衡芜苑→苦海慈航。第三次是第四十回“史太君两宴大观园,金鸳鸯三宣牙牌令”刘姥姥二进荣国府,贾母领其在大观园内游乐参观。刘姥姥二进大观园路线为:缀锦阁→沁芳亭→潇湘馆→紫菱洲蓼溆→秋爽斋→荇叶渚→花溆萝港→衡芜苑→缀锦阁。不过,《红楼梦》对于匾额楹联周围景观的描述却散布在全书不同回目,有的甚至在书中多次出现,而且每次描写的侧重都不同。一、匾额、楹联与植物配置的关系植物是古典园林设计的四大要素之一,也是唯一一个有生命的要素,除了能营造美丽的自然景观外,植物往往还具有承载文化信息和寄托情志的作用。中国古典园林的匾额楹联与丰富的植物文化是分不开的,大观园也不例外,利用植物来构景,几乎每一处景点都有其特色植物。大观园的匾额楹联与植物配置紧密相关。有直接点明植物名称的,也有故意将植物名称隐藏起来的,还有用色彩代指植物,等待游赏者发现的。这些植物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在园林造景中显示其象征和寓意。“此外,观赏树木和花卉还按其形、色、香而‘拟人化’,赋予不同的性格和品德。”(周维权,2008)主人公的品格与特定的花草树木的品格相一致,充分深入地体现中国植物文化,这是大观园的一个重要艺术技法。——衡芜苑这是薛宝钗的居住地。衡芜苑是大观园内一座素净的庭院,大主山支脉从蘅芜院中间穿插而过,院内不见花木,唯种奇藤异草。五间旷朗清厦,“绿窗油壁”,室内清雅脱俗。匾额:蘅芷清芬此匾额直接说明院落特点:蘅、芷,都是香草名。衡芜苑一株花木也无,只有香草蘅、芷。结合前后文,芷应是指香味似芷的蘼芜。典出王夫之湘西草堂的楹联:芷香沅水三闾国,芜绿湘西一草堂。清芬,即衡、芷所代表的香草类植物的清香芬芳。秋季进入衡芜苑,“只觉异香扑鼻。那些奇草仙藤愈冷愈苍翠,都结了实,似珊瑚豆子一般,累垂可爱。”(第四十回)第十七回,曹雪芹采用了未扬先抑的手法,分了三个层次描写衡芜苑:“便见一所清
大观园匾额、楹联中的园林艺术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