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生养成教育方法探微
(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
论文关键词:初中行为习惯养成训练
论文摘要:通过对初中生良好行为习惯教育的内涵、意义、方法及实践等研究,阐述了初中生开展养成教育的重要性,指明了养成教育的实践途径。德育教育应该关注学生的行为,让学校真正成为青少年全面发展的乐园。
初中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就是从行为训练人手,综合多种教育方法。全面提高学生的个体素质,最终使初中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一种教育模式。学校中道德教育最重要的问题是关于知识和行为的关系。当前学校普遍把知识教育作为最主要的任务来抓,对于知识之外的东西如对少年儿童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则关注很少。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就是对传统德育“重知识、轻行为”教育的改革,体现了道德教育应该存在于学生的实际生活中的崭新的教育理念。习惯是养成教育的结果,养成良好的习惯是习惯形成行为的最高层次的过程。因此。初中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是经过反复联系、多种教育方法而逐渐形成语言、思维、行为等生活的方式的过程,它是头脑中建立起来的一系列条件反射,这种条件反射是在重复出现而又规律的刺激下形成的,并且在大脑中建立了稳固的神经基础。
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对初中生成长具有重大的意义:首先,初中生身心发展的特殊性需要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其次,初中生的品德发展离不开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第三,培养良好行为习惯是对初中生实现素质教育的最基本的内容;最后,培养良好行为习惯是国际交流及开放型人才培养的迫切需要。因此,开展养成教育,加强对初中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训练,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是新时期初中生必修课。那么,怎样开展初中生的养成教育呢?
1规范约束
根据《中小学生I;I常行为规范》、《中小学生守则》和有关教育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以及校纪校规规范约束学生的I;I常行为。如升国旗、出操、课间要求、课外活动以及集合的具体要求。要求学生发扬求真务实、勤奋好学、谨慎思辨、健体强身的精神,为祖国、为人民、为社会奉献自己。学校、班级为学生学习、生活、礼仪等方面提供明确具体的行为准则。对学生实施规范约束,首先要明理,要对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灌输教育,如集中学习,分组讨论,笔试抢答等。其次要有激情,要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创设情景,宣传规范,使学生从内心自觉接受。再次要促行,要发挥规范的督促、黼约作用就要经常开展检查、评比活动,及时发现学生中带倾向性的问题。对学生中产生的不良行为要对照要求,及时矫治,使规范落到实处。
2强化训练
强化训练是指在教育过程中或特定的某个阶段对学生的I;I常行为进行反复严格的训练和实践。包括礼仪、生活、学习等I;I常行为规范。强化训练宜多渠道进行,利用开学初的军训对学生进行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是磨炼学生的有效途径。训练前,教师要提出明确具体的要求,明确目标;如坐、立、站、行走和读写姿势的具体要求,从而使训练有目的、有依据。训练时,教师要加强实践指导,从小事抓起,严格要求。训练后,教师要巩固训练成果,注重学习习惯的养成,不断检查和矫治,防止反复。,让学生积极思考,使他们从中学到东西,受到教育和启发,进而使自己的
浅谈初中生养成教育方法探微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