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体框架施工方案
主体框架结构概况:
主体为框架结构,,地上五层。一层至五层柱子砼标号:C35,一层至五层梁、板砼标号为C30。,。
主体框架施工顺序
放线
施工缝清理
钢管脚手搭设
柱插筋校正
梁底模安装、校正
柱保护层控制点设置
梁模板复核与验收
柱钢筋绑扎及埋件安装
梁钢筋绑扎、插筋预设
隐蔽工程验收
平台模板铺设
柱模板安装校正
梁钢筋隐蔽工程验收
柱模板复核验收
板钢筋绑扎、埋件安装及验收
模板浇水湿润
梁板砼浇捣
砼养护
拆模及脚手架拆除
每层施工工艺流程图
模板施工方案
模板的选型
主体结构的竖向结构:方柱模板采用18厚的木胶合板模板。
主、次梁的侧面模板及梁底模板采用18厚的木胶合板模板。
水平结构楼面及屋面模板采用12厚的竹胶合板模板。
楼梯模板采用18厚的木胶合板模板。
模板安装的原则要求
木胶合板模板的板肋及围檩间距按模板体系计算取值,木胶合板模板的拼档和楞木采用50×100方木,一般板肋间距为300,围檩间距不大于600。
框架结构的梁、板、柱、支撑体系采用Ф48×,钢管扣件排架立杆的间距不大于1000,楼板砼厚度不大于150的情况下钢管扣件支撑体系的立杆间距不大于900,纵横水平系杆步高不大于1800。并有斜撑加固,防止倾覆。所有的钢管支点每个楼层一一对应。详见框架结构柱、梁、板模板支撑示意图。
框架结构柱、梁、板模板支撑示意图
框架结构的柱、梁模板采用木胶合板模板,木胶合板模板的板肋及围檩间距按模板体系计算取值,木胶合板模板的拼档和楞木采用50×100方木,一般板肋间距为300,围檩间距不大于600。方柱围檩采用钢管围檩,间距不大于600。
详见梁、柱模板方案图。
柱支撑示意图
跨度大于4m的梁板模板在安装中应按1~3‰跨度起拱,若设计有规定起拱,则按设计规定起拱。
模板安装前,必须涂刷隔离剂,以便于拆除模板和增加模板的周转次数。涂刷隔离剂时,不得污染钢筋,以免影响质量,更不得影响今后的装饰工程施工。
楼梯模板
楼梯支模,关键在于各层面平台、休息平台和平台的位置,尺寸、标高尤其重要,必须加以复核,然后安装斜向底板。底模板上下两端标高根据底板厚度、踏步尺寸要计算正确。每次只支两~三个梯段,上一层平台梁要预先同时架空于下一层平台梁模板两旁,方法可预制
100×100同标号预制块,高度同平台混凝土后,垫在立杆之下。详见图楼梯模板支撑示意图。
楼梯模板支撑示意图
模板拆除的原则要求
模板拆除前,必须得到现场监理和现场工程师开出的书面拆模通知单,方可拆除模板。
多层建筑的梁和楼板模板,其底模和立杆的拆除时间应对所用混凝土的强度发展情况分层进行核算,确保下层楼板和梁能安全承载。
现浇混凝土结构模板的侧模及底模拆除时,混凝土强度严格按“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执行。
钢筋制作与绑扎、安装方法
钢筋制作
钢筋制作,经详细翻样后,安排在现场钢筋车间集中制作,分类堆放,以便按施工进度情况,及时吊运至工作面交付绑扎、安装。制作时,钢筋的几何形状和尺寸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并符合抗震构造要求。
钢筋绑扎、安装
柱钢筋绑扎
各层柱钢筋绑扎前,要根据轴线垂直传递后弹出的柱位置线,在允许误差范围内进行绑扎,并要注意校正柱钢筋位置,确保柱轴线上下各层均在同一铅垂线上。
为保证框架柱的纵横轴线位置的正确性,应在框架柱在楼层或屋面层处设置加强箍筋,并把加强箍筋与板内钢筋电焊固定。详见柱竖向钢筋固定节点图。
柱竖向钢筋固定节点图
各层楼(屋)面梁板钢筋绑扎
主、次梁钢筋绑扎时,在支撑好的模板上按常规搭设钢筋绑扎支架,支架间距视梁的断面大小、重量而定。连续绑扎不得少于3~4条,以便于按顺序逐条梁落放。落放时要在梁中央部位开始,以免偏位,否则由于钢筋自重较大,难以纠正。
框架梁中纵向通长钢筋的连接要求采用直螺纹连接,在同一截面内钢筋接头数不得超过钢筋总数的50%,错开间距大于36d,且不小于500,接头应尽量避开受拉区。
非框架次梁,钢筋接头按设计规定。上直筋一般由中间架立筋搭接连通,下直筋接头设在支座。
按抗震构造要求,所有梁、柱箍筋末端一律采用135°弯钩,弯钩直线长度不小于箍筋直径的10d。
各层楼(屋)面板中要求的通长钢筋的连接接头,采用搭接连接
各层楼(屋)面板钢筋绑扎,纵横向主副筋要按设计间距预先弹线。板主筋可多跨连续绑扎,当长度不够时,钢筋接头可设在支座处。板支座面处负筋位置要准确,弯钩不得朝上,楼板厚度大于或等于150mm时,应按双向梅花形设置马凳筋Φ******@1000×1000
主体框架施工方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