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他律与自律(教学设计)官田中学韦兰(一)教材分析:《他律与自律》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思想品德》(教科版)七年级第三单元第八课第一框。分二目,第一目"他律",旨在引导学生明确:规则,法律,纪律对人们的约束。它是人民生活和社会秩序安定的保障;第二目"自律"主要帮助学生进一步感悟:只有自觉主动约束自己,遵守各种规则社会才能更加文明和进步。(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引导学生理解他律与自律的含义及其区别与联系,初步了解自律与自由的关系。(2)能力目标:引导学生在实践中体验他律与自律,养成自我监督的习惯,培养自律能力。(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增强学生的社会正义感,培养学生自律意识,自觉遵守和维护公共秩序。(三)教学重点与难点分析:教学重点:(1)他律和自律的含义及其关系。(2)规则与自由的关系。教学难点:规则与自由的关系。板书设计:心中的规则他律与自律?一规则:是一种制度或章程(分两类:成文的和不成文的)?二他律:被动或被迫接受?三自律:主动、自觉约束自己。?四自由:?五他律,自律与自由的关系(要想获得更多的自由必须自觉遵守规则)?六“慎独”是一种崇高的精神境界2(四)设计理念:1、按照苏霍姆林斯基的"把教育的意图隐蔽起来"的教育思想,在本课教学设计中大胆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淡化教育痕迹,把教学意图隐蔽起来,把知识融入生命,给生命注入知识,设计出参与性强的学习活动。让学生在讨论﹑演绎中学,在情境中悟,在应用中思,以此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同时也体现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2、思想品德教育,要注重情感教学和行为指导,努力做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实现知行结合。3、架设生活与教材联系的桥梁,引导学生进行情感体验,收到最佳的教学效果。(五)教学流程:一、导入我们在座的每个人都知道星期六,星期日是不上课的,而星期一到星期五(除寒暑假)我们必须到学校上课。大家能说出这是为什么吗?(学生回答)逐步引入课题。二、教学内容板书心中的规则师:说说我们身边的规则?(学生回答略)师:规则就在我们身边,如校规校纪,《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学生守册》,国家法律,交通规则,比赛规则等等师:让我们来给规则下一个定义吧﹗所谓规则:是人们为了实现某种目标或程序,规定出来供大家共同遵守的制度或章程。它分为:(1)成文的规则(明文规定)——校规、社会公约、法律等。(2)不成文的规则(约定俗成的规则)——多是自发的行为规范被众人反复不断地长期遵守,变成风俗习惯。师:我们来看看下面两张图片是属于哪类?(学生回答略)师:从图片中我们了解到交通规则是我们必须遵守的。如果不遵守交通规则我们的生命就无法得到保障,车辆不可能正常行驶。(类似要求我们所必须遵守的规则还很多,我们把这种要求就叫“他律”)板书他律3师:讲解他律是个人的行为由他人的要求或外在的规则支配,而且是被动或被迫接受的。其实质就是要求人们必须遵守规则。师:展示幻灯片(不能这样:第一张图片闯红灯是法律所不允许的。第二张图片在家坐姿不端正是家规所不允许的。第三张图公交车上不给老人让座是道德所不允许的。)同学们还知道哪些他律的表现?(学生回答略)师:通过以上事例,告诉学生违反了规则就会受到相应的惩罚。他律是必要的,但作用是有限的(要遵守规则还必须靠我们自己,这就要求我们要学会自律。)板书自律师:讲解自律是个人的行为由自
他律与自律教学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