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两首.ppt刘禹锡刘禹锡(772~842),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梦得。刘禹锡出生在嘉兴,19岁左右游学长安。贞元九年与柳宗元同榜登进士第,接着又登宏词科。贞元十一年登吏部取士科,授太子校书,开始踏上仕途。被贬史他参与革新,后革新失败。刘禹锡初贬为连州(今广东连县)刺史,行至江陵,再贬朗州(今湖南常德)司马。同时贬为远州司马的共八人,史称“八司马”。元和九年十二月,刘禹锡与柳宗元等人一起奉召回京。次年三月,刘禹锡写了《元和十一(一字衍)年,自朗州召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诗,得罪执政,被外放为连州刺史。后来又担任过夔州刺史、和州刺史。宝历二年冬,从和州奉召回洛阳。二十二年的贬谪生涯至此结束。背景公元826年,作者和白居易分别从和州与苏州回洛阳,二人在扬州相逢。白居易在筵席上赠了作者一首诗,作者便写了这首千古名诗回赠白居易。理解字义、掌握字形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结合下面的这首诗,我们能从刘禹锡的诗歌中感受到一种什么样的精神?【附:白居易原诗】为我引杯添酒饮,与君把箸击盘歌。诗称国手徒为尔,命压人头不奈何。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我自己虽如病树、沉舟没有了希望,但毕竟还能看到万木逢春、千帆竞发的境象。不为自己厄运而悲,能为他人成功而喜,对世事变迁和宦海沉浮表现了十分豁达的胸怀;不把一己看得太重,而把自己放到与其他人平等的地位上去看问题。在逆境中不屈抗争四、拓展深思:回忆我们学过的刘禹锡的诗文,说说你读过的刘禹锡的其他诗文,看看哪些体现了诗人不屈不挠的豁达乐观、昂扬向上的精神。《陋室铭》山不在高,,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秋词》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戏赠看花诸君子》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再游玄都观》: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酬乐天咏老见示》人谁不顾老,老去有谁怜?身瘦带频减,发稀冠自偏。废书缘惜眼,多炙为随年。经事还谙事,阅人如阅川。细思皆幸矣,下此便翛然。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乐天见示伤微之敦诗晦叔三君子皆有深分因成是诗以寄】吟君叹逝双绝句,使我伤怀奏短歌。世上空惊故人少,集中惟觉祭文多。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万古到今同此恨,闻琴泪尽欲如何。李商隐在晚唐诗坛上,李商隐是一位大家,当时与杜牧齐名。不过,若就对后世的影响而言,他是超过了杜牧的。李商隐在诗歌史上的一个重要贡献,是创造性地丰富了诗的抒情艺术。他的诗歌创作,常以清词丽句构造优美的形象,寄情深微,意蕴幽隐,富有蒙眬婉曲之美。最能表现这种风格特色的作品,是他的七言律绝,其中又以《无题》诸作(多为七言近体)堪称典型。诗以“无题”命篇,是李商隐的创造。
诗词两首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