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浅谈高校辅导员队伍的职业化.doc


文档分类:高等教育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浅谈高校辅导员队伍的职业化
(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
[摘要]职业化建设是辅导员队伍建设发展的趋势,本文在阐述高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化建设的重要意义的基础上,提出了高校辅导员队伍的职业标准,并就如何搞好辅导员队伍建设问题进行了认真分析。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职业化长效机制
一、辅导员队伍职业化的意义

职业化指将社会中的某项工作固定地作为个人谋生的主要手段的现象,是职业素养的专业化。以职业化、专业化为目标,建设高水平的辅导员队伍,是贯彻落实中发[2004]16号文件,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举措。辅导员队伍职业化:第一,有利于明确辅导员的工作职责。通过辅导员职业化的政策导向,可以有效地引导辅导员把工作重心放在学生思想教育、学生成长发展指导及学生事务管理上,不断提高职业能力;第二,有利于稳定辅导员工作队伍。通过职业化建设,对辅导员发展阶梯进行合理指导和系统设计,使他们能够在业内实现职业高峰,安心从事本职工作,确保队伍的稳定性;第三,有利于辅导员专业技能和专业水平的提高。辅导员通过较长时间的探索与努力,可以积累大量的业内工作经验,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第四,有利于提高辅导员工作的职业声望。通过职业化建设,让大家认识到,辅导员所从事的工作并不是谁都可以干的琐碎事务,而是有其严格的准入制度和从业标准的职业,使辅导员职业得到社会的理解和尊重,增强职业荣誉感,改善职业声望,提高社会认可度。

二、辅导员队伍职业化的标准

辅导员工作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实现辅导员队伍的职业化需要多方面的条件。我们认为辅导员职业化的标准应为:
一是社会化与专门化。社会需要是某一种职业出现的最根本原因,没有这个前提职业化就不成立。社会对这些职业的从业人员有一些专门的素质要求,这些专门的素质需要经过一定培训才能获得。当这种素质要求不只是一种私人技艺而可以作为公共知识的时候,它才有可能成为专业的,才能为社会所公认。社会性与专门性是职业的价值所在。这就要求辅导员工作要形成一个专门的职业,解决专门的问题。要求今后辅导员队伍建设要加强理论研究与学术交流,研究实际工作,探求辅导员工作的规律,使辅导员工作适应学生的要求和社会的需要,同时也要借助多种工具载体,扩大辅导员工作的社会影响力。
二是标准化与合法化。标准化意味着社会已经形成了对从事这些职业的人员比较清晰的标准要求,而且能够通过实际的测量发现他是否合格。这意味着作为一个相对固定的职业就有一定的门槛,就有一定的职业规范。标准化是辅导员队伍建设职业化的具体要求。合法化则意味着该种职业已经达到合法化程度,官方已经正式确认该工作作为一种职业,并且它已经进入一定的职业体系,从而享受最低工资政策的保护,能够维护自己的劳动权益。
三是知识化与学术化。知识化是指社会中已经有一批人在长期从事这样的工作,并且形成了相当的知识经验系统,有一支专业队伍来进行这种知识经验的总结,并使之达到一定理论层次,可以作为较成熟的知识经验进行教授,从而能够指导实践,能够指导一批新手尽快适应工作。学术化是在知识化的基础上,建立从理论到实践的专业团体,形成理论和实践的交流网络,例如专业刊物、媒体等,能够对社会有效地

浅谈高校辅导员队伍的职业化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1529039003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4-02-23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