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改革形势下教师要做到“十会”
(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的形势下,小学教师要学会学习,学会服务,学会整合,学会合作,学会创新,学会编写教材,学会尊重学生,学会依法执教,学会科学评价学生,学会研究。只有这样,才能适应新形势的要求,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教师十会
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带来了教育理念、内容、方式方法等方面很大的变化,老师作为这场改革的先锋,也是新课程改革的具体实施者,在新课改中要做到:
一、要学会学习
在今天这个知识经济、信息社会的时代,知识更新和转化的速度日益加快,需要学习的东西确实很多很多。教育专家比较一致地认为,学习是终身的,无法分为教育阶段与工作阶段;新课改,学校的概念扩大了,学校不再是唯一的教育场所,人们在家庭、工作场所、娱乐场所等都可以学习,人们通过各种媒介也在学习。学习是不论时间和地点的。新世纪是学习的世纪,“学习化”的社会,“学习型”的家庭,“自主学习”的学生,“终身学习”的每一个人,包括老师都是
“学习村”的一员。教师必须以“学习”的观点看待和分析当前的教育现象和学习问题,教师要会学习,才能适应新课改。
二、要学会服务
教育信息化的实施,使受教育者的学习不要受时间、空间的限制,这种开放式的教育网络也为人们实现终身学习提供了保障。我们可以利用计算机坐在家里通过网络进行学习,倾听名校名师的教学,查阅世界各大图书馆的图书资料等。在这种情况下,老师的概念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都将发生重大的变革。学生学习知识,从某种意义上说,不是靠教师教会的,而是通过他们自身的认识活动学会的。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育的方式要从“塑造型”向“服务型”转变,“服务型”教育是信息社会的教育方式。教师要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终身学习的能力和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服务。
三、要学会整合
新课程倡导对学与教的情感体验、态度形成、价值观的体现,是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目标基础上对教学目标深层次的开拓。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能顾此失彼,而应该努力实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维目标的整合。
四、要学会合作
新课改,学生不再是孤立的学习者,而是愿意与同伴一起合作学习,与人分享学习与生活中的失败与成功的体验。合作学习是对过去一节课只有老师讲、学生被
——“填鸭式”教学的否定。
合作学习是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普遍采用的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教学理论与策略体系,合作学习以现代社会心理学、教育社会学、认知心理学、现代教育技术学等理论为基础,以研究与利用课堂教学中的人际关系为基点,以目标设计为先导,以师生、生生、师师合作为基本动力,以小组活动为基本教学形式,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以标准参照评价为基本手段,以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改善班级内的社会心理气氛、形成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和社会技能为根本目标,是一种极富创意与实效的教学理论与策略体系。
五、要学会创新
所谓创新就意味着不故步自封、不因循守旧、不墨守成规,总是试着无能为力改变,所以创新、探究和发展是健康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缺乏创新意识和能力的人的人格是不完善的,一个自我实现的人总是带有开拓进取
新课程改革形势下教师要做到“十会”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