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的改善
(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
论文摘要:高职院校是培养高职人才的重要基地,是联系学生与社会的重要纽带。要改善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必须更新就业指导理念,优化就业指导队伍,丰富就业指导内容。改进就业指导方法,健全就业指导信息反馈机制。
论文关键词:高职院校就业指导
一、更新就业指导理念
毕业生是高职院校“生产”出来的一种特殊“产品”,要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首先要更新就业指导理念,引入相应的市场营销理念和手段,积极开拓毕业生就业市场,获得就业的主动权。推动毕业生就业工作。高职院校就业指导部门应积极向用人单位发送学校的宣传材料和毕业生的情况介绍,利用报刊广告、电视、网络等媒体。以及学校、企业科研合作和专家在社会各行业的影响。宣传介绍学校和毕业生的情况,吸引他们到学校招聘学生,了解各地就业政策和就业信息,以便学生求职。此外,高职院校还应确立“避强”和“市场补缺者”的市场营销策略,在就业市场开发中。审时度势,根据自身人才培养的特色。把自己的市场定位在竞争者还没有注意和占领、存在一定的市场盲点或空间的市场空白点。作为市场开发的突破口,尽量避开强势竞争对手,拓展自己的市场空间,并占领市场,以各种形式广泛推销自己的学生,更好地解决学生就业问题,提高就业指导效果。
二、优化就业指导队伍
就业指导机构的完善程度和人员的能力素质,直接关系到就业指导工作的实施效果。加强就业指导队伍建设,优化其素质结构,实现就业指导队伍专业化、职业化,是适应高职学生就业形势发展需要的重要举措。
由于大部分高职院校成立时间不长,各项工作都处于探索阶段,就业指导工作队伍建设还不完善,人员结构欠合理。整体素质和业务水平不高,大部分由院系领导或学生管理部门的教师兼任,缺乏专业指导知识经验。要改变这种状况,高职院校首先在人员配备上尽快配齐专业的就业指导工作人员。并且要相对长期固定。其次。要注重提高就业指导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使就业指导人员职业化、专家化。目前许多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教师,大部分是
“半路出家”。原有专业及工作岗位与就业指导的相关性不强、缺乏职业心理学、高等教育学、人力资源学、管理学、咨询学、市场营销学等方面的知识和专业技能。就业指导的专业性不强、质量不高。因此。高职院校必须划出专门经费,采取措施,制定规划,尽快提高就业指导教师的整体业务素质,努力提高就业指导队伍的专业化和职业化水平,建设一支具备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人力资源学、管理学及法律等相关知识的专业化、职业化学生就业指导队伍。例如,每年组织就业指导工作人员集体培训2
—3次,挑选工作能力较强的人员去进修深造,鼓励工作人员钻研业务。对发表的有关就业指导的学术论文进行奖励等。
三、丰富就业指导内容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内容单一。形式落后,缺乏创新和专业化、个性化指导。影响学生的就业竞争力。高职院校必须根据就业形势和学生的需求,进一步丰富就业指导内容,加强就业观、就业心理、择业技巧、职业生涯规划等方面的指导。
1 要加强学生的就业观教育
首先要引导高职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帮助学生更新就业观念,把祖国和社会的利益及对人才的需要摆到第一位,到基层、农村、西部欠发达地区等国家最需要的地
试论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的改善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