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简析:全文以简短的篇幅,精炼的文字描写了1969年出土的这一东汉时期的艺术品的造型,表现了设计者的构思和独立的匠心,赞扬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卓越的创造才能。全文五个自然段按其叙述顺利,可分为四部分:⑴介绍;天马是1969年出土的东汉时期的艺术珍品;介绍铜奔马的艺术成就;⑶介绍铜奔马制作的科学原理;⑷总结赞扬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卓越的创造才能。教学目标:(1)掌握本课新学到的词语,联系上下文说说;卓越;;构思奇妙;;匠心独运;等词语的意思。(2)选择一件自己喜爱的工艺品,仔细观察一下,再学习课文的写法,把观察到的和想到的内容写下来。(3)学会观察方法,培养学生在全面观察的基础上进行重点观察的能力。(4)理解课文内容,向学生渗透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教育。教学重点、难点:1。体会;天马;所体现的奇特艺术想象力。2。了解铜奔马在整体上保持平衡所包含的科学原理。3。从构思设计上了解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教具准备:挂图、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同学们都知道,我们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灿烂文化,我们每一个炎黄子孙都为之而骄傲。这节课,就让我们一同认识我们五千年文化中最骄艳的一朵小花,我们五千年文化中最璀璨的一颗明珠,它,就是名闻中外的艺术珍品--天马。(板书:天马)齐读课题二、检查预习1。出示生字词:指名朗读,其他同学要认真听,注意读音是否正确。你对那些词不理解?谁能来解答?你是怎样解答的?(学习方法的指导)你认为那个字容易写错?怎样写漂亮?2。指名朗读课文你从这篇课文中读懂了什么?哪些地方你不明白?(从课题或从不懂得句子中提出问题)质疑方法的指导。三、学习课文同学们,让我们共同去领会一下这匹天马无穷魅力。1、自读第一节你从这一段中知道了什么?朗读。2、过渡:旅游局为什么要把天马作为中呢?3、默读全文,思考:旅游局为什么要把天马作为中呢?朗读第二段:从这段中你体会到什么?(天马的历史
《天马》-教学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