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第一节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的产生?第二节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的运行与变化?第三节17-18世纪的全球国际关系体系第一节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的产生?一、产生背景:三十年战争?二、体系的建立:威斯特伐利亚会议三十年战争:1618--1648?正处于欧洲从封建时代向资本主义时代过渡、从中世纪国际关系向现代国际关系转换的阶段。它是欧洲在这个大变革时代爆发的第一次大规模战争。?参与者差不多包括了欧洲所有的国家,战争几乎全部在德意志的土地上进行。?背景错综复杂:宗教纷争+王朝利益王朝利益?哈布斯堡家族一方((HouseofHabsburg)?反哈布斯堡家族一方哈布斯堡家族?是欧洲历史上统治时间最长、统治地域最广、支系最为繁多的德意志封建统治家族。?由于它的主要分支在奥地利,也被称为奥地利家族。?哈布斯堡家族的统治时期从公元1282年起一直延续到第一次世界大战。?除了统治神圣罗马帝国和奥地利帝国外,哈布斯堡家族还统治过西班牙、波西米亚、匈牙利、葡萄牙等国。?神圣罗马帝国(962-1806):?既不“神圣”,也不“罗马”,亦非“帝国”(伏尔泰语)?右图:1356年颁布的《金玺诏书》,从此皇帝就一直由七大选侯遴选,而且不许世袭马克西米利安在与诸侯国家权力的斗争中一无所成。但是他通过王室通婚却大大增强了哈布斯堡家族势力。?首先,他娶了勃艮第公爵的女儿,得到了尼德兰和勃艮第。?后来他的儿子菲利普与西班牙国王的一个女儿结婚,继承了西班牙、撒丁、两西西里王国,同时也继承了西班牙在美洲大陆的殖民地。?马克西米利安的孙子查理继位时,已经是欧洲自843年查理曼帝国分裂以来最大的帝国的统治者。他是西班牙国王、奥地利皇帝、尼德兰的所有者。至此,哈布斯堡家族的势力范围已经囊括德意志、西班牙等广大地区。1519年查理成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他在德意志被称为查理五世,在西班牙则被称为查理一世。?1526年,土耳其人击败匈牙利人,匈牙利人不得不依靠于庞大的哈布斯堡家族。这样哈布斯堡家族又得到了匈牙利和波西米亚王国的王冠。?近代奥地利皇后玛丽·苔莱丝几乎联姻了整个欧洲,皇帝弗莱茨·约瑟夫则有“欧洲之父”之称。?哈布斯堡家族的王子王孙们,一脉相传地恪守祖训,他们不仅娴于生儿育女,而且,还精于广结秦晋之好哈布斯堡家族的对手哈布斯堡家族的急剧膨胀使欧洲刚刚出现的民族国家体系又陷于危机,当时人们惊呼欧洲遭到“世界性君主国”的威胁。?奥斯曼土耳其?荷兰?法国?英国法国?法国在17世纪初时,。?法国国王亨利四世(HenryIV,1589--1610年在位)执政时,制定了两个基本国策:一是削弱哈布斯堡家族势力,二是维持欧洲列强之间已经形成的有利于法国的均势,夺取欧洲霸权。在欧陆打破哈布斯堡家族势力的围堵是其对外政策的首要目标。?法国的这一国策在路易十三(LouisXⅢ,161~1643年在位)任命红衣主教黎塞留(1624--1642年在任)为宰相后继续发展。法国国王亨利四世现代国家制度之父——黎塞留?对内致力于强化专制王权,对外谋求法国在欧洲的霸主地位。?黎塞留将国家的利益而非宗教信仰放在第一位。镇压胡格诺派叛乱,解除了他们的军事和政治权力,但对其公民权和宗教权则不加干涉。?三十年战争爆发后,他欣喜若狂地看待德意志的内乱,并努力使之继续下去以达到削弱德意志的目的。1625年通过灵活的策略促成针对西班牙的法英联盟。1635年三十年战争已陷入僵局,战争双方精疲力竭,而且瑞典也大有不支之势。这时他派遣一支精锐的法军进入德境,为法国赢得三十年战争奠定了基础。?荷兰:1609年取得了事实上的独立后,与西班牙在欧陆和海上一直进行着冲突和战争,这种状态一直持续到三十年战争结束?在北欧,丹麦和瑞典争夺波罗的海的霸权是这一地区的主要矛盾。它们或是为了夺取德意志领土,或是想干涉德意志事务而卷入三十年战争。?在东欧,俄罗斯、波兰、立陶宛和瑞典为争夺波罗的海东岸地区的土地和商路不断地进行武装较量。英国?英国在欧洲大陆的政策是力图保持欧陆的均势(balanceofpower),通过维持均势来为自身取得权益。?英常置身于欧陆事务之外,只有欧陆均势遭到严重破坏时才进行干涉。?17世纪初,英国对外政策的首要目标是削弱西班牙,但是,英国由于国内爆发资产阶级革命而对三十年战争的进程影响较小。宗教纷争?伊斯兰教与基督教?新教与天主教伊斯兰教与基督教:奥斯曼帝国的崛起及其策动的历次帝国战争(1453-1606年)对于正在形成中的欧洲近代民族国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东欧,它与俄罗斯、波兰以及瑞典争夺广阔的东欧大草原(尤其是乌克兰);?在东南欧,它同神圣罗马帝国的奥地利争夺匈牙利;?在地中海,它和威尼斯就海上优势和航路控制权展开较量。?基督教
威斯特伐利亚体系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