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计划免疫工作制度.doc


文档分类:办公文档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计划免疫工作制度一、预防接种的工作人员要具有高度的责任心、严格的科学态度,掌握免疫程序、制品性质、接种方法、途径和禁忌证以及反应的观察、处理方法,以确保工作质量。二、接种前详细询问病史,凡有禁忌证者一律不得接种。三、接种对象、部位、方法、剂量、次数、间隔时间应严格按有关说明或上级主管部门规定执行。四、接种时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实行一人一针一管。卡介苗接种器具专用。五、生物制品的运输和保存应按说明执行,凡不符合要求的生物制品一律不准使用。安瓿启开后应按规定在允许的期限内用完。六、做好登记、统计、总结工作,备疾控部门核查。预防保健科疫苗接种副反应的报告、调查、处理制度一、报告1、发生一般反应给予及时处理,做好对儿童家长的理解说服工作,不必进行报告。2、发生接种异常反应接种事故应及时处理并向当地食品、药品监督局、卫生局报告。二、调查1、接到下级单位有关免疫接种异常反应的报告后,应立即组织临床和计划免疫工作人员或免疫接种异常反应诊断小组的成员赶赴现场进行调查,必要时可邀请疫苗生产部门共同进行调查。2、调查内容应包括反应者的姓名、性别、年龄、职业、家长姓名、住址,接种疫苗名称、批号、失效期、生产厂家、疫苗检定结果,接种时间、部位、针次、剂量、操作和器材消毒情况,接种的单位、环境、接种者姓名,接种前健康状况、有无禁忌证、过敏史、神经精神病史、以往接种史和反应情况,家庭中有无癫痫、脑病、惊厥、过敏史反应出现的时间、经过表现和处理治疗过程,体检及实验室检查情况,疫苗的保存及在当地接种同批号疫苗的人数和出现反应的人数等。三、处理1、各级医疗单位在诊治过程中凡遇到免疫接种有关的病例,诊断必须慎重,必要时可进行病例讨论或会诊。如认为可能是接种反应,应先与当地卫生防疫机构联系。在未经免疫接种异常反应诊断小组确定前,不得在口头上或病史上向家属说明是接种反应。任何医疗单位或个人所作出的诊断无效。2、各级免疫接种异常反应诊断小组应经过集体讨论,对免疫接种的反应作出诊断;若无法作出诊断,可通过卫生行政部门向上级卫生行政部门提出申请,由上级诊断小组作出诊断。3、接种后发生原因不明的死亡病例,应立即报请当地卫生行政部门,组织有关单位进行调查研究,必要时进行尸体解剖,查明死亡原因,予以处理。4、在进行接种反应调查处理的同时,应积极组织抢救治疗。社区健康教育工作规范一、健教组织管理社区有健康教育领导小组,有专(兼)职健教宣传员,有工作计划、活动过程记录、宣传资料和总结。二、健教设施1、社区有卫生宣传阵地(宣传窗、黑板报、阅报栏等),宣传窗每季不少于1期,黑板报、阅报栏每月不少于1期,有照片及专栏底稿存档备查。2、社区有健康教育室(可一室多用)。3、有一定宣传器材(根据实际配备电视机、VCD、照相机等)。4、以户为单位拥有《健康教育读本》一册以上。三、健教活动围绕卫生保健工作的中心任务,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健康教育活动,使卫生工作的方针、政策、法规和卫生保健知识深入人心,并成为社区居民的自觉行动。l、卫生工作的方针、政策及各项法规条例的宣传教育活动;2、有关卫生纪念日、法定节日的健康教育活动;3、围绕卫生保健工作的中心任务开展健康教育活动;4、针对危害社区居民健康的主要因素和季节性疾病、传染病、常见病及生活方式、行为危害因素开展健康教育活动;5、运用大众传播媒介、健康教育阵地、流动展览、上街

计划免疫工作制度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xxj16588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6-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