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非遗茶博馆下关沱茶茶事.pptx


文档分类:生活休闲 | 页数:约1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下关沱茶项目一:中华黑茶下关沱茶简介【茶,是中华民族的举国之饮】发于神农,闻于鲁周公,兴于唐朝,盛于宋代。中国茶文化糅合了中国儒、道、佛诸派思想,独成一体,是中国文化中的一朵奇葩,芬芳而甘醇。沱茶因何得名,颇值得一说。周红杰认为,沱茶的"沱"是"团"转化而来,在川、滇方言俗语中,人们习惯将团块状的固体物称为"坨",故而得名沱茶。而另一种说法也很流行:由于下关"叙府茶"销往四川后,经沱江水冲泡,色、香、味俱佳。叙府人也就是今天的宜宾人为了表达对此茶的珍爱,遂将"沱江水"与"下关茶"进行文化联系,雅称之为--"沱茶"。正所谓:"沱江水,下关茶,香高味醇品质佳。"语音上的机缘巧合,使得沱茶产于下关、销于四川顺理成章。。1986年10月,为迎接十世班禅的到来,下关茶厂选用云南上等原料精心制作50斤礼茶送给班禅大师。这批经过大师点化重新生产的礼茶,后人称之为"班禅紧茶"。视察期间,大师订购了700件传统原料配方制作的"宝焰牌"心脏型紧茶。根据班禅大师的建议,下关茶厂恢复生产"宝焰牌"心脏型紧茶,喜爱沱茶的藏民又喝到了好茶,"宝焰牌"在当地逐渐热销起来。这种茶为人称道:由柄来支撑"心脏",与实物的接触面小,通风透气好,自然发酵更快。沱茶结了佛缘,也从此成为"佛茶"。“销法沱”的故事是下关传奇的另一个版本:1975年,下关茶厂报经云南省茶叶公司批准,试制普洱沱茶;1976年,首次批量出口沱茶专供香港天生行。这一回引来了法国老人弗瑞德·甘普尔的注意。甘普尔先生当即前往香港天生行,要求下关生产的云南沱茶由该行转销法国市场,就这样,原本只能进入各国华人社区的普洱茶,正式打开了国际市场,并引发从此经久不衰的热潮。这位老人其实不寻常:他是二战时期戴高乐将军法国军团撤到英国本土空降部队负责与英军联络的军官。年轻时他在一位英国军官处,喝到产自下关被英军珍藏的云南沱茶,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那隽永的普洱茶香,让他梦萦魂绕了整整数十年的光阴。凡对嗜好普洱茶的人们而言,下关沱茶四个字可说是品质以及信誉的保证,在中国普洱茶风云跌宕的江湖中,在西南茶马古道悲欢起伏的传说里,它以历经百年的身影,默默诉说着一个又一个时代的故事,也将饱经风霜的下关茶厂推向了前台。下关沱茶可以说承载了大理,乃至云南太多的历史、政治、经济、文化等元素,它是中国民族茶业发展的一个活化石。而下关茶厂,则是忠实记录了这种种元素在时空转换中成就经典的里程碑。如果把目光放回一百多年前,整个中国社会都处于一片风雨飘摇的大时代,那时的云南也并不安定。在清末民初,云南地区贸易的往来,主要依靠的还是一条茶马古道。而地处滇西中部的大理,自古以来都是滇西的交通枢纽、商业中心,也是滇西、滇南的茶叶集散地,早在唐代的南诏国时期,西双版纳和思茅的茶叶就已运销大理。自清末民初起,下关一跃成为西南最大的茶叶交易集散地和生产加工地,也成为了茶马古道的重要节点,以及整个云南的紧压茶加工中心。那么下关沱茶因何而诞生?这必须要说到下关沱茶的创始人——当时的大理喜洲商帮首富严子珍。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他创立了主营茶叶销售的“永昌祥”商号,并把总部迁到了下关。后来,为了解决用传统揉制方法制成的紧压茶在马帮、船只的运输过程中易碎、霉变的问题,严子珍改进了原来“姑娘团茶”的设计,率先研制出形状独特的“沱茶”,使“永昌祥”声名大噪,其产品在四川等地销售的成功局面,又让喜洲商帮的其他商家纷纷进入了沱茶制作和销售的阵营中。在如此激烈的市场竟争中,“永昌祥”却始终一路高歌、力拔头筹,究其原因,在那个缺少质量意识和体系追溯的时代里,“永昌祥”所产的“松鹤牌”沱茶不仅非常重视质量,而且促销和防伪方式都很新颖。比如在一定批量的沱茶中,必定可找到附有一根标有商标的金黄色丝带的沱茶,顾客每积足十根丝带,便可到经销店换取一斤“永昌祥”的茶叶。除产品质量过硬外,永昌祥在经营中还十分注重诚信,做到了一诺千金。特别是与藏胞交易中,相互承诺,一年半载中不立字据却从不失信,因此深受藏胞信任,在商界赢得了独一无二的口碑。

非遗茶博馆下关沱茶茶事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q1188830
  • 文件大小8.63 MB
  • 时间2019-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