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饮食文化与全球化剖析.docx


文档分类:经济/贸易/财会 | 页数:约2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大纲对“饮食文化”简单介绍中餐的全球化西餐的全球化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原因饮食文化全球化的原因饮食全球化的利与弊补充材料:宏观感受外来饮食对中国饮食的影响对“饮食文化”简单介绍“饮食文化”一词,作为一个学科概念,最早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初的大学课堂上。那时,它还是新奇生疏的,不仅对普通民众是如此,甚至对于一些社会科学的专长学者也很隔膜。人们普遍以为:饮食不就是吃饭吗?还有什么“文化”可谈?这与中国民本、民生思想一向淡薄的传统有关,饮食是活命之需,是本能,似乎最低级不过,在人们观念中,它与“文化”距离甚为遥远。随着全球化的趋势不断加强,饮食也成为全球化的一种文化表现形式。如今中国出现了许多异国料理,如法国料理、日本料理、泰国料理……使我们不仅能品尝到中国美食,还能有幸品尝到世界各地的美食。而且,很多料理融合了中西做法,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不仅如此,人们的饮食习惯也逐渐融合。中餐的全球化中国的烹饪大师以精湛的技艺满足了国人的胃,同时也启蒙了外国人迟钝的味蕾,中国人靠食物征服了世界,毫不夸张地说,地球上几乎每个国家都有中餐的影子,也都有华人餐馆的容身之处,尤其在美国、加拿大、英国以及欧洲的国家,更占有很大的比例,犹如美国快餐的扩张速度,具有势不可挡的优势。其实早在13世纪,西方的传教土、布道者和冒险家就对中国的饮食产生了痴迷的兴趣,将其视为中国风情的一面。到底哪种食品才算地道的中餐呢?在全球化的今天,讨论这个议题已无关紧要,高梁最早是由非洲培育出来的,玉米最早也是在16世纪早期由美洲引进的,其中最为西方人熟知的豆腐是由大豆制成,其实大豆也是在中国的周代时引进的,据说豆腐是由汉高祖刘邦的孙子刘安为炼长生不老仙丹时意外发明的,如果当时有诺贝尔饮食文化奖的话,理当授予他此项殊荣。最早的中国饮食是由马可波罗于13世纪所著的《马可波罗游记》向西方人叙述的,当时中国的国力应该处于比较强盛的时期,其中不乏溢美之词。直到后来,由丹尼尔·笛福于1719年首次出版的《鲁滨逊漂流记》对中国持批评态度:中国不仅仅是道路差,几乎在各个方面都很落后,更甚于1793年,乾隆皇帝接见马尔戛尼及使团等所有成员,马尔戛尼在其日志中对中国的饮食习惯及卫生标准满是刻薄之词:中国人不换内衣,不用手绢,筷子油污,共用一个杯子喝酒,没有可冲水的厕所,中国人从不丢弃病死的牲畜,普通中国人对于自己吃的是什么动物也亳不介意等等。外国人不喜欢甚至鄙视中国人,而中国人也厌恶地称外国人为蛮夷或低等生物,其实这都是以偏概全的。先入为主的观点都不够理智,每个民族都有其劣根性的一面,只是身居其中,不易察觉而已。文化上的差异导致了不同的价值观念,比如评价“燕窝”这个独特的混合物是否美味时,欧洲人也持有不同的观点,有些人断言这东西实在令人作呕或厌恶,但品尝过的人却坚持认为把燕窝列为极品美味也不为过。历史的车轮总是向前推进的,人类文明的高度也在不断地提升,谩骂和诋毁都是对人类文明客观发展规律的否定及对人类祖先的侮辱。中餐不像美国菜那么单一,也很难用只言片语将它说清楚,大抵也就是用材广泛,烹调方法独特且多样,地方风味各具特色。你无法找出特定的菜肴来代表中餐,只能代表中国某个地区的饮食特色而已。虽然中餐对外的“扩张”多以炒面、炒饭、炒杂粹等简单的饮食向外传播,但中餐因地制宜的经营方式和精湛多变的技艺,味觉享受打开了西方人波澜不惊的胃。起初,法国菜一直执西餐之牛耳。那是因为没有中餐加入那场竞赛,到20世纪60年代早期,英国有关调查报道,经常外出就餐的人中有30%选择在中餐馆,选择印度餐馆的占8%,选择法国和意大利餐馆的各占5%,这些数字足以说明中餐的魅力。近年来,中国源远流长的食补养生理念得到了西方人广泛的认可,老子对食材分为阴阳两极和平衡膳食的道家哲学也受到了追捧。而最近由富克西亚·邓洛普执笔的《四川烹饪法》于2001年出版,她将川菜描述为“世上最不为人知晓的美昧,这些菜肴与绝大多数欧洲人吃过的中餐简直完全不同”,她将千年蛋(即松花蛋)描写成很奇怪的食物,文化上的差异及对异域文化的好奇心导致了不同的观点。其实好奇心是一种消解无知的方式,积极的一面能促使人们去探索世界,消极的一面是用幻想填补知识的空白来安慰无知留给人精神的恐慌。在公元1650年至1750年西方对外扩张的间歇期就表现出了对中国文化各个方面的项礼膜拜,比如:诗歌、建筑、园林、哲学、纺织以及君主贤明的政体,其实富克西亚、邓洛普对中国饮食文化的疑惑和追问一点都不奇怪,中国的菜系也是在不停地演变与融合的。何谓正宗?存在既是合理的。存在既是正宗,国外的中餐就权当另外一支支派系也未尝不可呀。西餐的全球化改革开放的政治与形式,越来越有力地吸引世界关注中国,中国文化再次引起世界的浓厚兴趣。中国传统食品及其背后的中国饮食文化开始受到西方世界的正视与青目。改革开

饮食文化与全球化剖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buxiangzhid56
  • 文件大小1.54 MB
  • 时间2019-11-16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