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再觅淮河治本之策(一).doc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再觅淮河治本之策(一)    摘要:“大雨大灾,小南小灾,无雨旱灾”——淮河灾害频繁导致今天整个流域的贫穷落后。而在历史上,淮河流域自是富庶之地——“走千走万,不如淮河两岸”。从历史上的一条利河、好河到今天的害河,灾河,淮河还能够根治吗?关键词:淮河治理再觅淮河治本之策(上)“大雨大灾,小南小灾,无雨旱灾”——淮河灾害频繁导致今天整个流域的贫穷落后。而在历史上,淮河流域自是富庶之地——“走千走万,不如淮河两岸”。从历史上的一条利河、好河到今天的害河,灾河,淮河还能够根治吗?淮河再度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是从去年的洪水之后,而对于淮河两岸的老百姓来说,1991年大洪水的记忆还十分清晰。解放以来的50多年里,治淮投入累积已达1000亿元左右;最近听说要在8年前完成“19+3”工程(19+),为此还要继续投入数百亿元。当这些投入完成之后,淮河的治理能达到一个什么样子?根据以往的经验,其结果恐怕要打个问号。我已经听到一些熟悉情况的业内人士这样说到:即使在2008年前完成了“19+3”工程,仍然不能根治淮河。这就促使人们不得不思考一个这样的问题:淮河还能不能治本?如何才能治本?淮河治本与一般治淮的区别什么是淮河治本问题?从字意上说就是要恢复黄河夺淮入海河道以前的淮河干流所具有的河流规律。黄河在12世纪20年代决口改道后,打乱了淮干以北的一些支流水系规律,其中主要是泗水流域;以后它又在12世纪90年代夺取了淮干入海通道。因此,淮河失去了自己的入海通道,使淮北广大平原地区洪涝灾害频繁。这种巨大的变化,在宋、金战争时期当然谈不上根治,就是在元、明、清三个封建王朝的最盛时期也谈不上。他们只能用小修小补的办法,利用各种水系已经形成的状态,在不打乱南北运河运输大动脉的情况下改善部分地区的农业生产条件。我们所说的根治淮河,是指恢复淮河干流原有的河道规律,使其发挥最大的泄洪能力。现在淮河流域的状况是在黄河在淮后800年间自身不断泛滥和受到黄河多次决口的淹没及淤积所形成的,所以现在的淮河已经没有必要而且也不可能恢复黄河夺淮以前的自然状况,但是恢复淮河的河道规律却是必要的。那么,什么是一般治淮的方针呢?所谓一般治淮方针,就是不研究淮河流域的河道规律,只是就防洪讲防洪,按照现在的淮河干支流泄洪过水能力,去疏浚河道,加高大堤以提高防洪排涝标准,也不要求改变与淮河有密切联系的其他水利工程的相互关系。这种治淮方案虽然也能对防洪和排涝有所改善,但还不能算是治本。因为不研究、不了解淮干和一些重要支流的河道规律,则其泄洪能力就受到极大的限制,这样就是只增加干流的过水断面,而不能恢复淮河河道的泄洪流速和降低于交流的水位,缩短洪峰的传播时间,也不能恢复淮河河道自身的冲刷能力和不断的自我改善能力。50年来的治淮以及新近的“19+3”工程,仍然停留在一般治淮的水平上,与治本所要求的恢复谁干的河道规律,大相径庭。一般治淮方案的矛盾这种一般治淮方针的不断延续会造成什么后果呢?那就是各种矛盾错综复杂,难以摆平和解决。这里概述其中几个最重要的矛盾关系。首先是防洪和除涝矛盾。按照淮委的说法是,目前淮河的洪灾问题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解决,也就是说近几十年来大堤没有破,但涝灾的问题日显突出。1991年和2003年淮河大水所造成的

再觅淮河治本之策(一)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q1188830
  • 文件大小22 KB
  • 时间2019-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