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经要参
第 17 期
(总第307期)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 2009年05月05日
国信观点: 经济增长见底长期动力不足
海外评论: 中国GDP赶上美国后怎么办?
花旗:中国内外经济政策成为关注焦点
世经动态: %
日本经济形势依然严峻
世界与中国:中国384亿美元“入股”亚洲区域外储库
国际市场: 全球股市4月涨幅创1991年以来之最
国际石油市场呈现三大特点供求状况未根本改善
政策透视: 欧盟就电信业改革方案达一致
权威报告: 野村证券:全球经济将长时间疲软增长
世经数据: 德国和欧元区主要宏观经济指标
美国市场主要货币收盘价
国际市场大宗产品价格
经济增长见底长期动力不足
一季度,%,,但同比增长减速明显放缓,其他经济指标也显示趋稳或回暖迹象。从全年看,季度GDP增速将会逐步提高,2009年将可能实现增长8%的目标。
近期经济表现好于预期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去年11月份开始陆续出台的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正在开始发生作用,有效遏制了周期性经济下滑的深度。,,达到2008年全年贷款量的93%。消费者和投资者的信心回稳,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和企业家信心指数攀升,经济活跃程度提高。股市、房地产市场交易量扩大。
2005年以来季度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 2005年以来统计局PMI指数变化
近期虽然从生产看,工业增速依然较低,但是需求增速明显回升,经济形势出现筑底或企稳的趋势。国内需求增长加快,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消费需求增长稳定、外贸降幅趋缓。一季度,在宽松的财政、货币政策推动下,%,,,如果扣除价格因素,%,。一季度,%,。全年从需求看,我们利用投入产出模型的测算结果显示,%,因此如果消费增长能够保持2008年的水平,即使净出口的贡献大幅下降甚至是负贡献,保8依然有望基本实现。因此今年后面的3个季度,在需求对生产的带动作用下,经济增速势必将逐步提高。4万亿投资对于我国应对世界经济衰退影响和扩内需、保增长,短期内迅速拉动我国经济走出低迷有着积极的重要作用。
但是,中长期看,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动力依然不足。一是世界经济形势远没有中国经济乐观。IMF春季报告将2009年世界经济增长率进一步下调为-%;%。对我国的主要贸易伙伴美国、日本和欧元区的经济增长率预测分别下调到-%、-%和-%。全球经济增长前景恶化,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影响仍在进一步加深,其严重后果还会进一步显现,世界经济低迷不振的态势有可能持续较长时间。全球经济增长减慢必将导致我国外需的进一步放缓。
二是以扩内需为目标的经济结构调整,特别是促进消费仍然办法不多、明显成效仍然遥遥无期。目前所采取的扩大投资政策虽然在短期看是见效最快的有效措施,但投资拉动型增长方式难以保持经济可持续发展,经济增长最终还是要靠消费带动,同时也将导致投资、消费比例关系进一步失衡。从全球看,1978-2005年,%,历史上人均GDP在1000~2000美元的均在20%~35%之间,%%,明显偏高。自国务院出台4万亿元扩大投资措施以来,各地立即掀起新一轮投资热情。根据国家发改委向全国人大提交的2009年计划执行报告,今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规模预期增长20%,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预期增长14%,这意味着消费在中国经济中的比重将进一步减小,投资、消费比例关系进一步失衡。
从当前已经公布实施的扩大内需的政策措施看,促进消费的政策力度依然不足。首先,虽然新增4万亿元投资加强了向民生工程倾斜,但是所占比例依然较低,而且其中大部分仍然是以项目投资的方式实施,并不利于直接扩大消费。其结果不但使保增长无法摆脱对投资的依赖,也可能使亟须解决的民生欠账问题因宝贵资金被占用而无法得到足额解决;第二,从目前出台的相关促进消费的政策看,不足以从根本上改变居民的收入预期和消费习惯,从而达到促进消费、扩大内需的目标。
另一方面,当前投资拉动型增长的背后是居民收入增长缓慢,使居民消费需求增速难以提高。同时目前正在采取的促进消费政策力度不足,按照我们利用国家信息中
心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SIC-GE)的测算
世经要参第17期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