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五年,我们老百姓收获了啥过去5年,全省一大批惠民富民成果耀眼夺目: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近一倍,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翻番;坚持实施“十项民生工程”,一大批民生难题得到解决;灾后重建取得全面胜利,书写了“从悲壮走向豪迈”的精彩篇章,实现了“家家有住房、户户有就业”的重建目标;在藏区,启动实施富民安康工程和“三大民生工程”,目前基本完成游牧民定居任务,藏区卫生事业全面加强;在彝族聚居区,彝家新寨建设如火如荼……“建设民生政府是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的必然要求。”出席省第十次党代会的代表们热烈讨论党代会报告,围绕党和政府“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建设民生政府”等话题展开热议,记者走近来自基层一线的党代表,倾听他们的心声。三年重建:灾区跨越二十年省党代表、青川县枣树村党支部书记罗义碧:老百姓得到的实惠,我们灾区的群众最有发言权。大地震前,我们村收入主要靠村民外出务工,全村有摩托车的家庭不足10户。几年重建下来,村民家家住上了新房,茶叶、核桃等产业也发展起来了,有的村民还搞起了农家乐,增收的门道越来越多。现在,枣树村村民日子过得红红火火,三分之二的家庭都买上了摩托车,几个冒尖户还买了几十万元的轿车呢。省党代表、什邡市七一中学校长余永武:重建后的灾区城市功能、品位、绿化显著提高,老百姓的生活水平有了质的飞跃。过去我们什邡城里稍微上点档次的餐馆主要是靠公款消费或婚宴支撑,如今老百姓普通聚会也敢走进好餐馆,就在于重建后什邡有了不少新企业,当地群众进厂务工有了稳定收入后也舍得花钱了。省党代表、北川县通口镇党委书记赵蓉:灾后重建以来,得到各界帮扶关注的北川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创造了3年跨越20年的人间奇迹。一度满目疮痍的通口镇也从废墟上崛起:震前全镇通车里程只有20公里,现在达到60公里,实现了村村通公路;有了支柱产业,发展起5000亩红心猕猴桃基地,让百姓安居的同时也能乐业。共享成果:少数民族代表喜谈变化省党代表、乐山市金口河区人民法院研究室主任姜万容:这五年是大小凉山变化最大的时期,在彝族地区开展的彝家新寨建设、彝家新生活运动,彻底终结了以前“人畜混居、席地而卧”的落后习俗,实现了“衣服入柜、吃饭上桌、睡觉上床”,让广大彝族同胞充分享受了富民惠民的成果。好多彝族群众家里连衣服、被盖、桌子、板凳都是党委政府组织捐赠的,大伙儿都说,党和政府比爹妈还想得周到。省党代表、宝兴县硗碛藏族自治乡泽根村党支部书记苏朝军:我们泽根村过去只有一条烂泥路,老百姓养的猪都卖不出去,近几年来政府为村里修好了水泥公路,搞起了饮水工程,使闭塞的小山村和外界的交流方便多了。一些头脑灵活的村民抓住机遇办起“藏家乐”,既方便了来村里游玩的客人,又发了旅游财。现在村里有大大小小的“藏家乐”70多家,将近三分之一的村民吃上了“旅游饭”,过去只能自产自用的腊肉猪腿,现在要卖七八十元一公斤,老百姓得到的实惠大哟。省党代表、凉山州木里县马班邮递员王顺友:我当了28年邮递员,感觉这5年变化最大,偏僻的山村修起了新房,泥土公路变成了标美公路,破旧的乡中学都修起了新崭崭的校舍,寄宿的学生娃娃们幸福着呢!我这是第三次参加省党代会了,以前从西昌来省上开会都要坐一整夜火车,这一回坐汽车走雅西公路才4个多钟头就到了。刚下车时还有点恍惚,啷个这么快就到成都了呀,我不会是做梦吧? 省党代表、凉山州雷波县委书记毛德忠:群众
前五年,我们老百姓收获了啥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