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必然性.doc.doc


文档分类:高等教育 | 页数:约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必然性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和中国革命运动发展的客观需要和必然结果
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在五四运动后在中国广泛传播,就在于这种彻底的革命学说的根本特性就是实践性,它是为被压迫人民反抗剥削和压迫而创立的,符合“中国向何处去”这一当时特定社会主题的需要。近代的中国历史就是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历史。为了完成反帝反封建这一历史任务,中国的不同阶级曾提出过不同的理论和进行过不同的实践,如洋务运动、太平天国运动和辛亥革命等。但面对异常强大的反动势力,他们都无可奈何地失败了。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十月革命帮助了全世界的也帮助了中国的先进分子,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重新考虑自己的问题。”
“中国人找到了马克思主义这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遍真理,中国的面目就起了变化了。”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的内在要求
恩格斯:“在我看来,马克思的历史理论是任何坚定不移和始终一贯的革命策略的基本条件;为了找到这种策略,需要的只是摊把这一理论应用于本国的经济条件和政治条件。”
“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存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
列宁:“我们决不把马克思的理论看作某种一成不变和神圣不可侵犯的东西;恰恰相反,我们深信:它只是给一种科学奠定了基础,社会党人如果不愿落后于实际生活,就应当在各个方面把这门科学推向前进。”
一种理论,如果不需要发展,不可能发展,或者不允许发展,那它就不是科学的理论,而是迷信,是宗教教义和信条。马克思主义不是关在书斋里的学问,它必须融入广大的社会实践,并在社会实践中继续丰富和发展,才能显示出它强大的生命力和巨大的威力。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
马克思: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根本的任务却是改变世界。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也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伟大实践的客观需要
在一个半殖民统治半封建社会的广大国度里如何进行革命并最终夺取政权,这是一个经典作家没有面对过的问题;同样,在一个人口众多、经济文化落后的东方大国中,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怎样进行国家的工业化、现代化建设,实现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共同富裕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成为中国社会发展中需要解决的一个新课题。
中国最大的实际就是中国的基本国情。1949年之前的中国是一个半殖民统治半封建社会,这是当时中国的最大国情;1949年到1956年,中国最大的国情就是处于新民主主义社会。1956年中国成功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后,成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但是由于人口多、底子薄,生产力不发达,经济文化落后,科学技术水平低,因此中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科学认识和把握这一基本国情,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中国共产党人以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必然性.doc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zhuhl0912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4-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