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鉴赏艺术手法——表现手法表达方式结构章法表现技巧诗歌中常见的表现技巧以小见大、联想想象、衬托、对比、虚实结合、动静结合、借古讽今、象征、用典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记叙议论描写抒情描写手法根据描写角度的不同可分为正面描写(直接描写)和侧面描写(间接描写)。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梢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汉乐府《陌上桑》前四句是正面描写,后八句是侧面描写。前四句夸张地写罗敷的服饰之美,是为了衬托人物的高贵和美好。至于罗敷具体怎么美呢?这是很难描绘的。于是作者笔势一荡,不直接写罗敷本身,而去写周围的人为罗敷所吸引的神态,通过侧面描写,给人留下无限的想象空间。白描手法本是国画的一种技法,纯用线条勾勒,不加渲染烘托等表现手法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上文画线两句诗,即是六个名词(即六种景物)的组合,没有任何修饰语。它集中地表现了早行的辛苦。在鸡鸣声起,残目未落之时,冒着寒霜上路,可见早行辛苦。这句诗是纯用名词组合,没有(动词)形容词的修饰点缀。即所谓白描手法。工笔手法即对细节进行生动细致的描绘。细节,指人物、景物、事件等表现对象的富有特色的细枝末节。秋思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作者写了这样一个细节:家书将要发出时,又觉得有话要说,故“又开封”。表达了漂泊异乡的游子对家乡亲人的无尽思念。抒情手法间接抒情托物言志用典抒情借古讽今叙事抒情景和情的关系借景抒情触景生情情景交融乐景写哀情蝉虞世南垂緌饮清露,留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诗中的蝉住在高大的梧桐树上,饮着清露,唱出婉转的歌声,不用借助秋风,就能传播很远。它象征着立身高洁的人,不用某种外在的凭借,自能声名远扬。表达出诗人对内在品格的热烈赞颂和高度自信。——托物言志登金陵凤凰台李白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山外,二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作者把历史上的典故、眼前的景物和自己的感受交织在一起,抒发了忧国伤时的怀抱,意旨悠远。——用典抒情台城刘禹锡台城六代竞豪华,结绮临春事最奢。万户千门成野草,只缘一曲后庭花。全诗以六朝帝王起居临政的地方为题,描写了六朝纵情作乐的荒淫生活,和野草丛生的凄凉景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把严肃的历史教训化作了触目惊心的具体形象,寄托了吊古伤今的无限感慨。——,还可体现出意象的情态特征,把抽象的事物形象化。兰溪棹歌【戴叔伦】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凉月如眉挂柳湾”:以眉喻月,绘出了三日时月亮的形状并体现出了它的清秀。“越中山色镜中看”:以镜喻兰溪之水,写出了兰溪水之清澈明静,也衬托出月光的明洁。,使描写的人、物、事表现得更形象、生动,更富有情趣。晚春【韩愈】草木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诗人用拟人手法描绘了一幅生机无限的晚春图。“草树”本属无情物,竟然能“知”能“斗”,彼此还有“才思”高下之分;百花吐艳争芳,似乎要将春留住;连本来乏色少香的柳絮、榆荚也不甘寂寞,来凑热闹,因风起舞,化作雪飞。武
诗词鉴赏手法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