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信息化解决方案目录第1章绪论 3我国企业信息化的现状 3企业管理与信息化 3世界管理理论的三次变革 3我国企业管理模式的沿革 4中国企业信息化管理思想的演进 5中国应用管理理论前瞻 5企业信息化的基本概念 7企业信息化的定义和包括内容 7企业信息化的系统结构 7信息化企业的管理模式 8企业信息化的紧迫性 9第2章21世纪的企业信息化 10信息化企业的技术系统 10信息化企业的制造系统 11信息化企业的管理系统 11企业管理信息系统(MIS) 12企业资源计划(ERP) 12办公自动化(OA) 13客户关系管理(CRM) 13供应链管理(SCM) 14电子商务(EC) 15企业信息化的总体集成系统 15第3章企业管理信息化解决方案 16概述 16企业管理模式变化 16企业的需求 17主生产计划 18物料需求计划 19能力需求计划 19库存管理 20车间作业管理 20财务管理 20项目管理 23质量管理 23模型生成系统 24单源产品数据库 24人力资源管理 24采购管理 25销售管理 26办公事务管理 28网络协作办公系统 29办公自动化 29电子商务 29第4章企业信息化的实施 30实施步骤及策略 30实施企业的组织保障 31实施理念 31应用模式研讨策略 32项目实施计划 32运营维护计划 32质量保证方针 33人员培训计划 33绪论我国企业信息化的现状据统计,我国现在有16000家大型企业,仅有10%左右初步建设了信息化网络,70%拥有一定的信息手段,并开始着手信息化建设,20%的企业只有少量的计算机,仅仅用于财务和字处理方面。在全国的1000万家中小企业中只有5%有一定的现代化手段。而美国在90年代已经基本上完成了企业的信息化,欧洲和日本的企业也计划在本世纪初完成信息化的建设。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薄弱也制约了国内电子商务的发展,据CCID2000年的数据显示:2000年全球B2B的交易额为2260亿美元,,%。据洛桑管理学院对全世界46个主要国家的统计研究,%,排第12位,(满分10分),排名第44位。可见,在中国企业信息化的工作当中,软硬件的配比是十分失衡的,即管理软件的匮乏是相当严重的!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现象呢?与世界各国相比,我国推进企业信息化的基本国情有很大不同:一是,我国目前正处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转轨时期,市场机制尚不健全;二是,现阶段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尚未完成,产业的结构性矛盾十分突出;三是,我衡;四是,中华民族与西方国家的文化传统和人文环境有很大的不同。上述情况表明,企业信息化的工作必须结合国情,必须研究在这种国情下的企业信息化的应用模式。企业管理与信息化世界管理理论的三次变革本世纪以来,西方经济领域出现了三次重大变革,每一次经济变革都随之产生了新的管理模式和管理理论。大批量生产时代与控制性管理本世纪30年代以前是西方产业史上大批量生产时代。从当时的全球供给环境来看,社会产品总体上趋于供小于求。企业的任务是以尽可能小的人力、物力投入,以尽可能快的速度生产出尽可能多的产品。只要能够提供低价、标准的产品,即可获利与发展。所以此时企业把主要精力放在提高内部生产效率上,企业实行的是控制性管理。其特点主要表现在:对资源投入的精细核算,对各类成本的严格控制,对生产工艺的标准化和流程化的追求,这一时代的管理是对企业现状的反馈信息所进行的维持性控制管理。这是与当时供不应求的市场环境和相对稳定的需求环境相适应的。大批量销售时代与推断式管理本世纪30年代以后,基本消费品的需要逐步趋于饱和,产生了多元化的更高层次的需求,同时各国市场进一步国际化,西方经济进入了大批量销售时代。这个时代对企业来说,应付环境的变化、满足市场多样化的需求成为首要问题。企业把更多的注意力投入到企业的外部,关注原材料供应情况和产品消费市场的变化。以销定产和产品差异化成为新的经营理念。企业产生了筹划未来、预测变化的要求,并采取了诸如目标管理、预算管理和中长远战略计划等推断式管理 。其特征是根据现实的历史资料推断出未来预期的目标和市场态势,在反馈控制的基础上规划企业未来的发展。后工业时代与战略管理从50年代起,西方经济开始步入又一个更新的时代,即后工业时代或突变时代。市场需求不仅更多样化,而且更动荡多变,消费者已经从对生活“数量”的要求转向生活“质量”的需求;同时二战后科技迅猛发展,以科技为驱动力,全球化竞争日益激烈。加上资源短缺和突发性事件不断增加以及社会对企业的更多限制,使得企业面临更庞大、更复杂、更陌生、更易变、更难预料的市场环境,企业随时有可能在竞争中被淘汰。在这种多变的时代,传统的控制性管理和推断式管理都难以保证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于是以研究和紧密跟踪环境变化与市场态势,强调及时响应和灵活多变的管理模式——战略管理应运
企业信息化解决管理方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