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音乐――传承历史 传播文化 传递思想.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音乐――传承历史传播文化传递思想[摘要]文章通过对音乐、历史、文化的简析,以歌曲《五月的鲜花》为例阐述了音乐对历史、文化及情感传递所起到的作用。[关键词]音乐历史文化[中图分类号]G1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0)11-0103-01 音乐的论说是情感的经历、心灵的表述,也是理性的认识过程。这种经历、表述和认识可以是个人的,也可以是一个社会群体的,或是一个时代的。而社会的形态所提供的社会环境对音乐的发生、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由于它的影响,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规则都反映在不同形式和规模的音乐行为里。所谓“历史”,它包含有三层意思:人类社会过去的发展过程;对过去的事的记载;人对历史的认识。我们通常的用法中,“历史”一词大致有三种意思:第一种是指过去的事;第二种指对过去的事的记载;第三种是人们意识中的过去。文化是人类把握人与天道自然运行规律的认识,并且自觉地应用于人类改造社会的实践。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中,文化又是文明的过程,使认识不断深化,推动社会进步的,就是文化。真正的文化是深存于历史过程中的,并被这个历史传承的(有时是自觉的或不自觉的),并且客观地存在于人与自然世界、社会关系中的那些相对稳定所谓,不易变易的,被人类的自觉意识发现,而且经常应用于生活中的规律性的东西。那么,说到音乐、历史、文化三者之间的关系,我认为:一首好的音乐作品,传承了当时的社会历史状况,传播着当时的社会文化状况,并传递着作者当时的思想状况。歌曲《五月的鲜花》相信大家都听过,并且传唱过。它的音乐行为,包括它的创作背景、动机、过程,创作后的传唱,以及它所引发的社会影响,都体现了音乐对历史的传承作用,对文化的传播作用,更准确的传递了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五月的鲜花》初开时,正逢1935年爆发的“一二•九”运动。当时,流亡在北平的原东北大学法学院青年教师阎述诗,亲眼目睹了反动政府镇压爱国青年的法西斯暴行,内心充满了悲愤。他是个教员,同时还是一个业余作曲者。他曾在故乡――东北沈阳创作过许多不满黑暗统治的歌曲和小歌剧。因此,他想把亲眼目睹的真实、悲壮的一幕用歌声表现出来。就在阎述诗酝酿创作的时候,他收到了一位学生转抄的,由诗人光未然创作的诗歌《五月的鲜花》。他反复吟诵了这首爱与恨、悲与愤的诗篇:“五月的鲜花开遍了原野,鲜花掩盖着志士的鲜血。为了挽救这垂危的民族,他们曾顽强地抗战不歇……”念着念着,他的脑海中立刻又浮现出北平青年学生惨遭反动派血腥镇压的情景,创作的灵感终于被触动,他决心用歌曲控诉反动派的暴行,很快谱成了这首《五月的鲜花》。不久,他在迁移到北平的东北大学操场上,开始教全体学生演唱这首新歌。当时,他边教、边流泪,炽热的爱国情感深深地打动了每一个热血沸腾的东北大学学生的心。于是,在场的学生们也都情不自禁地边唱边流泪。一时间,涕泪如雨,泣不成声。东北大学学生歌唱《五月的鲜花》,使整个北平也受到了强烈感染,人们纷纷唱起了这首感人肺腑的歌。以后,通过东北、天津流亡学生的传播,全国都响起了《五月的鲜花》的歌声。由于《五月的鲜花》等救国歌曲在大规模的群众集会上演唱、传播,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极大的激发起广大群众的爱国热忱。正如著名的文化战士邹韬奋在一篇题为《民众歌咏会》的文章中所赞扬的那样:“这是以暗示整个民族一致团结抗敌救国的伟大力量的象征,能够培养并

音乐――传承历史 传播文化 传递思想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ying_zhiguo02
  • 文件大小43 KB
  • 时间2019-12-07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