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论中国外交战略的演变及其对朝鲜半岛政策姓名:吴斗灿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国际关系指导教师:包霞琴20071210论文独创性声明本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论文中除了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其它机构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其他同志对本研究的启发和所做的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声明并表示了谢意。作者签名:二幽论文使用授权声明本人完全了解复旦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校有权保留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保密的论文在解密后遵守此规定。作者签名:必幽导师签名:也遂琴日期:丝2监:多/7一、研究目的前言中国对朝鲜半岛的政策目标是维持半岛的现状的基础下,维护半岛的和平与稳定;‘这是从中国的国家发展战略与外交战略延伸而来的。现时期中国的国家发展战略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甘标的现代化战略,中国把自己的国家发展目标定位于在21世纪中叶基本上实现现代化、人均;而外交战略则是创造和维护有利于中国现代化建设的良好国际环境。因此,中国需要一个稳定的国际周边安全环境。关于处理朝鲜半岛的问题上,冷战时期中国为了保持与韩美同盟体制之间的均势对峙,因此在政治军事及经济方面积极援助朝鲜。冷战结束后,中国于1992年同韩国建交,开始努力维持韩朝两国的良好关系;尤其是在朝核问题上,中国开始在国际社会扮演着关键角色。对位于朝鲜半岛的韩朝两国来说,中国的朝鲜半岛政策在未来将如何展开是非常重要的课题。韩朝两国一直努力发挥自己的力量,并揉合各国的国家利益,以冀达成半岛的和解与统一。不过,由于地缘政治的原故,两国不可避免地受到周边战略环境的变化及影响,尤其是美国和中国的战略调整对韩朝两国的外交抉择更是影响甚大。从历史的角度来看,有1950年代的朝鲜战争、1970年代初的中美和解、72年的韩朝分裂以来的首次协议,以及《七·四南北联合声明》发表、冷战后1992年的中韩建交、美国克林顿政府时期中美战略伙伴关系的发展、2000年韩朝首次首脑会晤?等事件;谁也不能否认这些重要事件的发生相当部分源自于中美关系及中美两国外交战略的调整。由于地缘政治和历史的缘故,朝鲜半岛不能摆脱周边大国的战略决镱之影响,如美苏冷战导致近60年的韩朝分裂以及围绕朝核问题的六方会谈;这显现出了现实政治下的无奈。那么,未来朝鲜半岛的情势会有怎样的发展情势、中美两国外交战略变化及中美双边关系将如何发展,这是极为重要且值得思考的问题:然而回答此问题的关键就是如何看待中国的崛起。有些学者对中国的崛起作出正面的评价,认为2l世纪中国将会成为世界超级大国,并随着经济发展慎重地行使自己的地位、实现自身的国家利益。但另一方面,又有一些悲观的学者主张,在未来的东北亚地区?台湾和朝鲜半岛问3年),张琏瑰着《1945年以前国际政治中的朝鲜和中国》(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6年),石源华:‘中国现代各政党、政治集团对朝鲜关系比较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宋成有、姜忻等着《中韩关系史(现代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7年),刘金质、张敏秋、张小明着‘当代中韩关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韩)李钟爽《北韩一中国关系1945—2000》((韩)中心出版社,2000年)。研究论文:,孟庆义:。国家利益:中韩建交的历史意义”(《延边大学学报》,1995年第二期),于美华:“朝鲜半岛形势及中国政策分析”(《现代国际关系》,1996年第10期),沈志华:“中国出兵朝鲜决策过程”(‘党史研究资料》,1996年第6期),李敦球:。韩国北方外交政策与中韩外交关系的建立一纪念中韩建交五周年”(《东北亚论坛》,1997年,4期),李映周:‘中国的新外交战略和韩中关系》(中国时事出版社,1997年),方秀玉:‘中国外交政策与韩中关系》((韩)人间爱出版社,2004年)。在现代中朝关系史研究中一个重要课题便是1950年爆发的朝鲜战争,对于中国出兵朝鲜的原因,一般观点认为中国主要是从保卫中国国家安全的角度来做考虑的。宋成有等着的《中韩关系史(现代卷)》及其它一些学者的论著观点皆持此~看法。380年代开始由于国际局势的变化及双方国内政策的调整,故中韩关系开始逐步改善;对此现象学界给予了充分的肯定。李敦球在“韩国北方外交政策与中韩外交关系的建立一纪念中韩建交五周年”一文中对中韩之间从1978年到1992年中韩建交的15年的做了以下的概括:中韩两国是在没有外交关系的情况下,以渐进积累方式发展经济关系促进两国关系正常化的。1992年中韩建交,学界均抱持积极赞同的态度。并且对中韩关系的未来发展前景给予了乐观的展望。孟庆义在“国家利益:
论中国外交战略的演变及其对朝鲜半岛政策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