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高填方、深挖路堑边坡监测方案2013.11.10.doc


文档分类:建筑/环境 | 页数:约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汕湛高速公路揭博段高陡路堤及深挖路堑监测方案一、编制依据1、《汕头至湛江高速公路揭西大溪至博罗石坝段第6~13标两阶段施工图设计》文件及现场踏勘和掌握的边坡地质情况;2、《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3、《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4、《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04;5、《公路项目安全性评价指南》(JTG/TB05-2004;6、《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GC20-2011;7、《岩土工程监测规范》(YS5229-96;8、、其他与本工程相关的国家现行技术规范、规程。二、主要监控项目及主要监控目的1、主要监控项目:1高填路基:填土高度≥20m;2高填陡坡路基:填土高度≥20m且地面横坡陡于1:;3挡土墙路段4高路堑边坡:土质坡高≥20m或岩质坡高≥30m路堑2、主要监控目的:1、通过监控量测,跟踪边填方路堤、挖方路堑边坡变形情况,为设计变更提供依据;2、有效开展预测预警工作,避免灾害事故发生;3、高风险边坡工程完成后,可根据监控结构检验评价边坡加固效果;4、部分重要边坡工点运营期间可继续利用测点进行观测,为高速公路的安全运营提供保障。三、高填方路基的监测为及时了解和掌握路基填筑过程中的位移和变形,确保路基填筑的顺利完成和控制不均匀沉降,同时根据测定数据预测稳定时间和工后沉降量,同时利用观测数据监测地表水平位移及隆起情况和侧向变形情况,以确保路堤填筑施工安全和稳定。所以对路基填筑施工进行全过程现场监测是非常必要的。1、监测点位布设原则监测点布设在土路肩、路基中心以及坡脚处,根据边坡的地质情况按照50m间距布设一条横断面且每处高填或陡坡路堤不少于一条监测断面。监测点位的布设位置应符合如下原则:1同一路段不同监测项目的测点布置在同一断面上,这样有利于测点保护,便于集中观测,统一观测频率,更重要的是便于各观测项目数据的综合分析。2测点及观测元件的埋设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且埋设准确、埋设稳定。观测期间对测点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防止施工机械的碰撞,人为因素的破坏,务必使观测数据能连续,确保数据的有效性。2、监测断面类型及适用条件(见表1-监测断面类型表表1监测断面类型表路肩沉降板埋设位置:,路基填土前埋设。位移桩埋设位置:设计路基坡脚线向外1m处、5m处各1个,路基填土前埋设。挡墙位移钉埋设:,挡土墙施工完毕时埋设。3、监测频率沉降观测频率取决于沉降量的大小、加载方法。本项目的路堤填筑采用分级填筑加载的方法,要求施工期每填筑1层应观测一次,若两层填筑间隔较长时,则每7天应观测一次,直到路基施工期结束,沉降稳定,路槽交验结束。4、判稳条件路堤在填筑过程中,如沿路堤中线地面沉降速率≥≥,视为不稳定状态出现,应立刻停止填土。当停止填筑后每天仍需进行观测,当连续观测三次沉降量或位移量在规定控制范围之内时,才能继续填筑施工。当填筑至上路床顶面时,连续两个月的观测沉降量每月不超过8mm,确定为沉降稳定,此时方可开始路面施工。5、埋设要点沉降板在填土前埋设;沉降板用8mm厚500×500mm的钢板焊接φ40的测杆而成,测杆外套PVC管保护,,随填土的升高而加长。位移桩采用C30砼预制,断面

高填方、深挖路堑边坡监测方案2013.11.10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q1188830
  • 文件大小67 KB
  • 时间2019-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