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1吲哚青绿血管造影术及其临床应用.doc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1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1卩引味青绿血管造影术及其临床应用n引垛青绿血管造影术及具临床应用自20世纪60年代初荧光索眼底血管造影(fundusfluoresceinangiography,FFA)用丁•眼科临床以來,FFA已成为眼底病检查诊断的主要手段之/一。FFA技术的应用,使我们可动态地观察视网般血管结构及英血流动力学改变°由于脉络膜血管被视网膜色素上皮(retinalpigmontalepithelium,RPE)色素及脉络膜木身的色素阻挡,很难像视网膜血管样容易被观察到。因此,人们对脉络膜血管构筑的了解远不如像对视网膜血管那样清楚。对脉络膜血管结构了解较少,并不意味着脉络膜血管的病理生理作用不重要,因为约90%的眼部循环流经脉络膜血管,许多致病因子都易聚积于脉络膜而发生多种脉络膜疾患。为了能在活体上更好地观察到脉络膜血管构筑,早在1969年国外就有学者采用眄I味青绿(indocyaninegreen,ICG)及红外光对狗和猴子进彳亍脉络膜血管造影的研究,随后又在人身上进行了系列研究。但山于脉络膜血管构筑的复杂性及ICG的荧光效率较低(比荧光素弱25倍),很难采用像FFA那样的记录方法來清晰有效地记录到脉络膜的循环状况。直到20世纪80年代,随着录像技术和激光扫描眼底镜(scanning1aserophthalmoscope,SLO)引入□引味青绿血管造影(indocyaninegreenangiography,ICGA),增加了图像的时间分辨率或空间分辨率,并与数字化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结合起来进行图像的处理及分析。这些技术的进展大大捉高了ICGA的临床应川价值。冃前,ICGA作为FFA的一种补充技术,已在世界各地较普遍开展起來。下而就TCGA的基本原理与特性、设备及技术、临床释义注意要点及临床应用等方而作简单介绍。1TCGA的基本原理与特性1CGA是用ICG为染料,近红外光或红外激光为激发光源,通过高速摄影或实时摄像并经计算机图像处理系统记录眼底尤其是脉络膜循环动态图像的一•种技术。从上述ICGA的基木原理屮我们可以看岀,造影所用的染料(ICG)和激发光(近红外光或红外激光)是影响ICGA的基本因素。作者单位:510060广州,教育部眼科学重点实验室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通讯作者:文峰(Email:wenfeng208@)1ICG的结构与特性图1ICG的结构式ICG又称靛青绿或福氏绿,是一种三碳菁染料,相对分子质量775000,分子式C43H47N2O6S2Na(图1)。其特点为:(1)最人吸收波长805nm,最人荧光波长835nm,均在近红外光范围内。(2)与血浆蛋白结合率高达98%,其屮乂主要与血浆屮较大分子形状的高密度和低密度脂蛋白相结合,形成较大体积的ICG2血浆蛋白复介体,故极少从脉络膜毛细血管漏出。1CG分了为三维立体结构,其两个多环结构(polycyclicpart)具有亲脂性(如亲磷脂成分),而其硫酸盐基团(sulfategroup)具有亲水性(图1),因此ICG具有亲脂利亲水的双重特性。ICG的血浆清除有两个高峰,第1个高峰在染料注入后的3〜4min,第2个高峰在1h后。(5)TCG由肝实质细胞从血浆中摄取后以整分子形式排入胆汁,不再经过肠肝循环,故对眼组织无染色,且短时间内允许重复造影。TCG的荧光效率仅为荧光索的4%o由于1CG的峰吸收波长与二极管激光发出的波氏一致,故可用于1CG染料增强的二极管激光光凝。由于脉络膜新生血管(V)V长入部位积蓄有较高浓度的ICG,而ICG的吸收峰(805nm)与传统半导体激光波长(810nm)相近,加上ICG对光敏感、皮肤光毒性低及清除迅速等特点,近年來将ICG作为一种光敏剂应用丁ICG介导的光栓疗法(ICG2mediatedphotothrombosis,TMP)Vc(9)因ICG可使内界膜和晶状体的前囊膜染色可应用于黄斑裂孔手术时内界膜的辨认与剥离及白内障的连续环形撕囊术。21CGA的禁忌证及不良反应由于TCG制剂含有少量碘及染料排泄的原因,有以下儿种情况的恵者禁忌行TCGA:碘过嫩史者。贝壳类食物过敏史者。(3)严重过做史者:尽管TCG与青霉素、磺胺类没有明显交叉反应,但对于这些药物有严重过敏史的患者应谨慎使用。尿毒症患者。严重的肝病患者。(6)怀孕妇女。在1CGA的安全性方而,现认为1CGA比FFA更安全口易于被患者耐受,仅少数患者(0122%〜0134%)可出现恶心、寻麻疹、骚痒、便意、静脉疼病及低血压等不良反应,但也有发生低血压性休克和过敏性休克等严重不良反应的报道。尚未见眼科应川ICG导致患者死亡的报道。国内报道2例高龄患考在注入ICG和荧光索混合液后行眼底血管造影出现较严重过嬪性反应的病例。因此,尽管TCGA的不良反应较少,但我们应意识到少数患者也可能发主较严重的不良反应,

1吲哚青绿血管造影术及其临床应用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ttteee8
  • 文件大小58 KB
  • 时间2019-12-14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