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中的阿q作文我心中的阿q作文我要给阿Q做正传,已经不止一两年了。但一面要做,一面又往回想,这足见我不是一个立言的人,因为从来不朽之笔,须传不朽之人,于是人以文传,文以人传究竟谁靠谁传,渐渐的不甚了然起来,而终于归接到传阿Q,仿佛思想里有鬼似的。然而要做这一篇速朽的文章,才下笔,便感到万分的困难了。第一是文章的名目。孔子曰,名不正则言不顺。这原是应该极注意的。传的名目很繁多:列传,自传,内传,外传,别传,家传,小传,而可惜都不合。列传么,这一篇并非和许多阔人排在正史里;自传么,我又并非就是阿Q。说是外传,内传在那里呢?倘用内传,阿Q又决不是神仙。别传呢,阿Q实在未曾有大总统上谕宣付国史馆立本传虽说英国正史上并无博徒列传,而文豪迭更司也做过《博徒别传》这一部书,但文豪则可,在我辈却不可。其次是家传,则我既不知与阿Q是否同宗,也未曾受他子孙的拜托;或小传,则阿Q又更无别的大传了。总而言之,这一篇也便是本传,但从我的文章着想,因为文体卑下,是引车卖浆者流所用的话,所以不敢僭称,便从不入三教九流的小说家所谓闲话休题言归正传这一句套话里,取出正传两个字来,作为名目,即使与古人所撰《书法正传》的正传字面上很相混,也顾不得了。第二,立传的通例,开首大抵该是某,字某,某地人也,而我并不知道阿Q姓什么。有一回,他似乎是姓赵,但第二日便模糊了。那是赵太爷的儿子进了秀才的时候,锣声镗镗的报到村里来,阿Q正喝了两碗黄酒,便手舞足蹈的说,这于他也很光采,因为他和赵太爷原来是本家,细细的排起来他还比秀才长三辈呢。其时几个旁听人倒也肃然的有些起敬了。那知道第二天,地保便叫阿Q到赵太爷家里去;太爷一见,满脸溅朱,喝道:阿Q,你这浑小子!你说我是你的本家么?阿Q不开口。赵太爷愈看愈生气了,抢进几步说:你敢胡说!我怎么会有你这样的本家?你姓赵么?阿Q不开口,想往后退了;赵太爷跳过去,给了他一个嘴巴。你怎么会姓赵!你那里配姓赵!阿Q并没有抗辩他确凿姓赵,只用手摸着左颊,和地保退出去了;外面又被地保训斥了一番,谢了地保二百文酒钱。知道的人都说阿Q太荒唐,自己去招打;他大约未必姓赵,即使真姓赵,有赵太爷在这里,也不该如此胡说的。此后便再没有人提起他的氏族来,所以我终于不知道阿Q究竟什么姓。第三,我又不知道阿Q的名字是怎么写的。他活着的时候,人都叫他阿Quei,死了以后,便没有一个人再叫阿Quei了,那里还会有著之竹帛的事。若论著之竹帛,这篇文章要算第一次,所以先遇着了这第一个难关。我曾仔细想:阿Quei,阿桂还是阿贵呢?倘使他号月亭,或者在八月间做过生日,那一定是阿桂了;而他既没有号也许有号,只是没有人知道他,又未尝散过生日征文的帖子:写作阿桂,是武断的。又倘若他有一位老兄或令弟叫阿富,那一定是阿贵了;而他又只是一个人:写作阿贵,也没有佐证的。其余音Quei的偏僻字样,更加凑不上了。先前,我也曾问过赵太爷的儿子茂才先生,谁料博雅如此公,竟也茫然,但据结论说,是因为陈独秀办了《新青年》提倡洋字,所以国粹沦亡,无可查考了。我的最后的手段,只有托一个同乡去查Q犯事的案卷,八个月之后才有回信,说案卷里并无与阿Quei的声音相近的人。我虽不知道是真没有,还是没有查,然而也再没有别的方法了。生怕注音字母还未通行,只好用了洋字,照英国流行的拼法写他为阿Quei,略作阿Q。这近于盲从《新青年》,自己也很抱
我心中的阿q 作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