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劝学(节选).doc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劝学》学案姓名:班级:【学习目标】“劝、就、参、知、绝、致、假、锲、跬、可以、而、焉、者”等文言常用实词和虚词;熟记“有(又)、暴(曝)、生(性)、知(智)”等通假字;掌握几个重要的文言句式,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充分认识终生学习对修身立德、提升人生境界的重要意义。【学习重点】,课文的默写、背诵。。【学习难点】比喻中隐含的事理的理解以及连用多个不同的比喻内容又各有侧重的写法的领悟。【学习方法】自主探究,合作研讨【学习准备】早读课或自习课时间,请同学们按照常规预习要求,自主预习《劝学》,完成《学案》上的预习题目:,查阅资料,解释荀子和《荀子》。,读准字音、读清句读,尽可能读出语气。初步感知全文议论的思路,整体把握大意。,试译课文,积累文中重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以及特殊句式,并整理出自己不懂的字词句等疑难点,以备研讨、质疑。4.《劝学》所劝的是什么样的“学”?作者为什么会提出“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和“积善成德”?它对如何“学”提出了什么样的主张?,作者为了阐明自己的主张,运用了比喻、对比等论证方法。请结合文章具体内容说说运用喻证法和对比法来阐述事理的好处。。【学习过程】一、导入新课二、交流、展示预习成果(一)按照下列步骤组织学组交流展示预习成果:《学案》中的前三题交流预习成果,并推选出代表,准备在全班展示——作家、作品文学常识填空;生词注音释义;有特殊句式语句的翻译;不理解的字词句及有关疑难点。:(实物投影、板演或解说)、订正、评讲。(1)作者简介:《荀子》简介:(2)生字正音中()规輮()虽有()槁暴()参省()舆()生()非异也须臾()砺()锲()而不舍舟楫()跂()蛟()龙生焉骐骥()跬()金石可镂()驽()马螯()跪()鳝()(二)诵读课文,整体感知一读课文:指名学生分节朗读课文,读(听)准字音。二读课文:指名学生分节朗读课文,读(听)清句读。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三读课文,听读课文(播放课文诵读带),初步感知全文的思路,整体把握大意。三、文本研习(一)文言知识梳理一、(1)吾尝终日而思矣(2)吾尝肢而望矣(3)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4)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5)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6)冰,水为之而寒于水(7)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8)则知明而行无过矣(9)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10)(1)积土成山,风雨兴焉(2)积水成渊,蛟龙生焉(3)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1)青,取之于蓝(2)不如须臾之所学(3)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4)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5)冰,(1)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2)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3)善假于物也二、,并解释(1)鞣以为轮(2)虽有其槁暴,不复挺者(3)则知明而行无过矣(4)君子生

劝学(节选)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fy5186fy
  • 文件大小41 KB
  • 时间2019-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