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实施生态立市战略,促进生态持续好转”专题培训班上学习心得2012年9月4日—7日,我参加了市委组织部、市水务局共同举办“实施生态立市战略,促进生态持续好转”专题培训班,在学“”重要讲话,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和市第三次党代会以及市委三届三次、四次全委会精神,了解了xx河流域重点治理整体情况、xx市发展设施农牧业等内容,考察了输水专用渠、xx胡生态治理等观摩点。此次学习让我对生态立市战略有了更新、更全面的认识。现就“生态立市战略,促进生态持续好转”谈我的一些看法。一、对生态立市战略重要性的认识从全国来看,去年国务院发布了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从全国主体功能区分布图来看,xx河流域处于“两屏三带”(两屏:青藏高原生态屏障和黄土高原与云贵高原生态屏障;三带:南方丘陵山地带、东北森林带和北方防沙带)生态安全战略格局中的“北方防沙带”,xx市正处在北方防沙带的中心地带,生态地位十分重要。就像总理所讲的那样,xx河流域的问题,不是一个地区的问题,而是关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长远大计。从全省来看,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支持xx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将xx省定位为“西北乃至全国的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并将“以节水和治沙为重点的生态安全战略”确定为我省的战略定位之一。xx省政府今年7月印发了《xx省主体功能区规划》,提出要积极构建“三屏四区”生态安全屏障,推进生态功能区建设,保障国家和区域的生态安全。从全市来看,xx河流域生态形势最严峻。可以用“五个最”来表述,即:xx河流域是河西内陆河流域人口最多、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最高、用水矛盾最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最严重、水资源对经济社会发展制约性最强的地区。这种严峻性主要表现在大气变暖、冰川退缩,水资源严重短缺、开发过度,植被衰亡、绿洲萎缩,沙漠化严重、自然灾害频发。xx河流域生态危机在重点治理规划实施前已经到了十分严峻的地步。实施生态立市战略是武威的必然选择,没有生态的持续好转与生态环境的有效支撑,武威的发展将无从谈起。二、对现阶段实施生态立市战略的认识。多年来,特别是xx省xx河流域重点治理规划实施以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生态建设工作。2010年,市委审时度势,围绕落实科学发展观,做出了《关于实施生态安全战略的决议》,全市紧紧围绕市委的安排部署,坚持“南护水源,中调结构,北治风沙”的方针,突出“节水、治沙、造林、防污”四个重点,大力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积极开展植树造林、防沙治沙,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大力推广“设施农牧业+特色林果业”主体生产模式,xx河流域重点治理取得阶段性成果,局部地区荒漠化、沙漠化危害的趋势得到有效遏制,高效节水农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全市保护改善生态环境的思想认识进一步统一,决心和信心进一步增强,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一是xx河流域重点治理取得阶段性成效;二是沙漠化扩展的趋势得到有效遏制;三是农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四是设施农业强势推进。五是特色林果基地建设加速发展;六是生态建设保障能力明显加强。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更要清醒地看到我市自然条件严酷、水资源严重匮乏、生态环境脆弱的基本市情并没有改变,生态环境建设的任务长期而艰巨。特别是山、沙区立地条件差,造林难度大、成本高,绿化任务艰巨。一些地方干部群众对实施“生态安全”战略认识还不统一;对“设施农业+特色林果业”是我市农业结
实施生态立市战略,促进生态持续好转学习心得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