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俞孔坚-大脚革命及美丽中国.docx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10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0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0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中国传统审美观和可持续性在将近一千年的时间里,中国的少女们被迫裹脚,以便能够嫁入豪门,成为城市贵族,因为天生的“大脚”是乡下人、粗野生活的代名词。起初,裹脚只是上层人士的特权。直至1911年清朝灭亡,坊间仍然流传这种习俗。著名的文人墨客曾吟诗作画,用尽美艳辞藻以赞誉人造的小脚,这在今日看来是荒谬和施虐。士大夫画家们用三寸金莲、平扁胸脯、柳叶蜂腰、苍白霜肤勾勒出中国古典美人的形象,与健康的农村姑娘彻底相反。换言之,很长时间以来,在中国文化中,美丽等同于不事生产、刻意雕琢、病态而丧失机能,而非自然原生、健康而有用。在某种意义上说,中国文化语境里的城市化源于妇女之裹脚和男子的离开土地不事生产。这继而演化为中国文化中对成功与社会地位的衡量标准和审美标准。这种关于高贵和美的定义并不仅仅存在于中国传统文化中。西班牙殖民之前的中南美洲,玛雅祭司和城市贵族们以身体畸形为代价,来维护其权力和社会地位,不惜压扁其头颅,致残其身体,这种手术往往在孩子出身刚几个月就进行。他们“美丽”的特征是突出而扁平的额头、杏眼大鼻,下唇低垂,这在今日和裹脚一样被视作荒谬和丑陋。千百年来,作为一种优越性和权力的宣言,全世界的城市贵族维持着定义美丽和高品尚味的权利。裹脚以及畸形的额头只是追捧城市风雅,贬低乡野村夫的千百种文化习俗中的两种。这些文化的它们共同的特征是:以背叛天赋之健康、生存、多产为标准,以区别凡人大众为目标。美国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赛珍珠在她的小说《大地》(1931)中生动地刻画了中国乡村生活“城市化”和品位“高雅化”的过程。故事开始,主人公,老实巴交的王龙,从当地贵族豪门娶了一个仆人阿兰为妻。阿兰勤劳而健康且丰产,为王龙生了三个儿女。她并不美艳,但吃苦耐劳,里里外外,持家有方,敢2当街乞讨以维持家庭生计。最终帮助王龙晟田卖地,变得非常富有。富起来的王龙开始当起老爷,租下当年东家的豪宅,迁居镇上。即便如此,青楼王婆仍称他为“乡巴佬”。于是,从嫌弃阿兰的大脚丫开始,王龙“讲品味”了。他迷恋并娶了青楼中最“美丽”的风流女士荷花,她小脚蜂腰、弱不禁风,她不事稼墙、不操家务,更不育子女。王龙完成了他的城市化和高雅化,他的不事生产、以“小脚”和据“无用“为美”,正是他“成功”的衡量标准。这也正是漫长封建中国培育的中国人内心深处的价值观。我把这叫做小脚主义美学。在中国,与小脚主义美学一同演进的是城市、建筑和景观的所谓“高雅品味。”几千年来,农民凭借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生存艺术,通过不断的试验和失败,管理和营造着具有生命的大地。一代又一代的人们在享受其造田、灌溉、种植艺术的成果的同时,也在不断适应着自然灾害的威胁和后果——洪水、干旱、地震、滑坡,以及水土流失。“桃花源”,一个失落的天堂,一片肥沃而和谐的盆地便因此而诞生。生存需求正是这些能够赋予大地景观生产性和经久不衰的生存艺术的产生原因。这片土地因为人类的改造和创造与自然过程相适应而和谐、而有秩序,并因此而美丽无限。但当中国变的越来越城市化和“文明”的时候,这千百年生存实验的成果——美丽的乡土大地已经逐渐被剥夺了其生产力、自我调节能力、对生命的承载能力以及它纯然的美丽。就像农村的女孩被迫裹脚后变得残疾一样,它正迅速地在“美化”、“高雅化”和“现代化”的名义下,被摧残被、施虐。无用的化妆、对大地机

俞孔坚-大脚革命及美丽中国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0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1006108867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6-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