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专业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71010学科专业介绍: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博士点于2004年12月批准设置,2006年开始招收首届博士研究生,目前有博士生导师4人,教授(研究员)12人,副教授16人,黄占景教授为本博士点的主要负责人。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博士点下设植物生化与分子生物学、微生物生化与分子生物学、化学生物学3个研究方向。主要研究以下内容:功能基因的表达、调控研究;分离未知基因,并研究其结构、功能、调控;研究生物大分子在体内的相互作用。部分研究领域达到。目前承担国家863课题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国家科技部转基因专项课题2项,科技部农业转化基金2项,省自然科学基金和省攻关课题8项,在研经费400余万元,出版和参编专著7部,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发表学术论文近200篇。该博士点拥有分子遗传学、分子细菌学、真菌生化与分子生物学和化学生物学4个研究室。主要仪器设备有双向电用系统,PCR扩增仪、超低温冰箱、超净工作台、各种离心机和电泳系统、HPLC、层析冷柜、发酵罐、蛋白质分离和纯化系统、核酸蛋白检测仪和冷冻干燥机等,能顺利进行博士生植物和微生物生化与分子生物学等方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一、培养目标(一)拥护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德良好,学风严谨;团结协作,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献身精神。(二)掌握生物学科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动物学专业知识;较好地掌握与本学科相关的跨学科基础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掌握一门及以上外国语;能够独立承担科研课题从事科学研究,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及高等学校教学工作能力;有创新能力。(三)身心健康。二、学习年限和时间全日制(脱产)博士生的学习年限一般为3-5年,非全日制(在职)博士生学习年限一般为4-6年。博士生在一年内完成课程学习,其余时间进行科学研究和撰写学位论文。三、培养方式与原则(一)博士生的培养分为课程学习、实验与实践和学位论文研究等主要环节,并以学位论文课题研究为主,重点培养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同时根据需要开设一些必要课程和加强实验研究工作的锻炼,使博士生在拓宽学科基础、加深专业知识、掌握学科前沿的基础上,培养开展创造性研究工作的能力和严谨的科学作风。(二)博士生培养实行导师负责制和集体指导相结合的原则。组成以博士生导师为组长的博士生指导小组,其成员由本学科和相关或基础学科专家(副高职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3-5人组成。充分发挥学院在培养博士生中的积极作用,为博士生创造良好的学术环境。博士生入学后,在指导小组指导下,根据培养方案的要求,结合课题研究方向与博士生的个人特点,制订出博士生培养计划。培养计划中的课程安排在博士生入学后两周内完成,并交研究生学院审核。学院对博士生的课程教学、开题报告、学术活动、指导小组的确定、培养计划的制订和执行、中期考核以及学位论文评阅与答辩等环节严格管理并加强检查。(三)课程教学采用讲授、自学、专题报告与讨论、写读书笔记等多种方式进行。提倡讲授与讨论相结合为主的教学方式。教学中既要重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又要充分发挥博士生的主观能动性;既要使博士生掌握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又要使他们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技能。课程教学应注重实效,严格考核。四、研究方向及内容序号研究方向研究方向内容及特色1植物生化与分子生物学该方向以分子生物学方法研究植物基因的表达与调控;在小麦育性相关基因、小麦雄性不育分子机理、小麦耐盐相关基因的克隆与功能鉴定、植物耐盐信号传导途径的以及耐盐相关基因的SSR标记定位方面已经和正在进行深入研究。同时进行有益基因的克隆、导入,获得转基因作物。主要研究领域包括:(1)禾本科植物转座子分子生物学:研究Mutator等转座子在禾本科植物的进化,分析转座子在基因组进化中的作用,建立利用新型转座子进行功能基因克隆的方法;(2)谷子SSR标记系统建立:通过基因组文库筛选和以重复序列为模板的InversePCR等方法,开发谷子的SSR标记,建立谷子的SSR标记图谱;(3)谷子重要功能基因的分子标记:对谷子抗除草剂基因、中矮杆基因、抗病虫基因、水高效基因、优质食味品质基因等功能基因进行标记定位,寻找这些重要基因的分子标记,为分子育种和功能基因克隆奠定基础;(4)谷子重要功能基因克隆:首先构建谷子基因组的BAC文库和cDNA文库,建立谷子基因组克隆的物理图谱,以此为基础克隆谷子的水高效基因、抗除草剂基因等重要功能基因;(5)禾谷类作物转基因技术平台建设:以农杆菌共培养转化为主,克服转基因技术对基因型的依赖性,建立能广泛适应禾谷类不同品种的转基因技术。2微生物生化与分子生物学该方向采用生物化学与
生物化学博士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