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利哌酮和氟哌啶醇治疗儿童抽动障碍对照研究帕利哌酮和氟哌啶醇治疗儿童抽动障碍对照研究抽动障碍(tic,disorders,TD)是一种起病于儿童和青少年时期的以运动抽动(motortics)和(或)发声抽动(vocaltics)为特征的神经精神性疾病,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对儿童的心理发育和学习有较大的影响。临床上主要表现为不自主、反复、快速、无目的的一个或多个部位肌肉运动性或发声性抽动,同时可伴有注意缺项多动障碍、强迫障碍、睡眠和情绪障碍等诸多行为问题。国内外对TD的诊断只要依据患者的临床表现进行描述性诊断,缺乏特异性病理生理学实验指标或基因标志物进行诊断。抽动障碍的病因尚不明确、临床表现复杂、共患疾病多样,对于抽动障碍尚无特效治疗药物,主要采取控制目标症状的手段,并不能进行根治。氟哌啶醇是第一个被用于治疗抽动障碍的多巴胺受体阻滞剂,但南于其有镇静、锥体外系症状、迟发型运动障碍等不良反应,将近84%的病人在服用氟哌啶醇治疗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只有20%~30%的病人能够持续氟哌啶醇治疗。近几年,国内外研究证明,帕利哌酮作为非典型性抗精神病药物,对于抽动障碍有较好的治疗效果。该研究旨在比较帕利哌酮和氟哌啶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现分析2012年1月-2014年3月该院收治的60例儿童抽动障碍患者的临床资料,报道如下。一、,共60例,年龄8~16岁。将患者随机分到帕利哌酮组和氟哌啶醇组,各30例,其中帕利哌酮组男20例,女10例,平均年龄(+)岁;氟哌啶醇组30例,其中男19例、女11例,平均年龄(?)岁,性别、年龄、病程两组间兀显着差异。两组患者均是首次治疗,入院前检测血常规、尿常规、生化系列及心电图等均正常。病例人组标准:?符合美国精神病学会出版的《精神疾病诊断和统计手册》第4版(DiagnosticandStatisticalManualofMetalDisorders-?-TextRevision,DSM-IV)关于儿童抽动障碍的诊断标准,经南两名儿科专家诊断;?耶鲁抽动症整体严重程度量表(yaleglohalticseverityscale,YGrss)得分?25分;?性别不限,年龄?18岁;?排除标准:患有严重急慢性躯体疾病者,自身免疫疾病及家族史、对研究药物过敏、有心律失常及肝肾功能异常者;?此研究征得患儿家属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配合治疗与检查。,逐渐增加剂量,2周后加至3~6mg/d。氟哌啶醇组氟哌啶醇的起始剂量1mg/d,逐渐增加剂量,1周后加至2~8mg/d。、4、8周末,分别采用耶鲁抽动症整体严重程度量表(yaleglohalticseverityscale,YGTSS)和不良反应量表(treatmentemergentsymptornscale,TESS)进行评定。耶鲁抽动症整体严重程度量表(YCTSS)分为3个部分:?关于运动和发声抽动的问诊条目;?动作抽动和发声抽动的评分f包括数量、频度、强度、复杂性、对正常行为的影响程度五个方面,每项再分运动性和发声性抽动分别评分),0~5级评分,最高50分;?综合损伤评分,用于反映患儿因抽动
帕利哌酮和氟哌啶醇治疗儿童抽动障碍对照研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